機器人的無用之用:了解人類 ─《智能革命》選摘(2)

2017-09-11 05:30

? 人氣

機器人不再只有人形。(圖/Alex Knight@Unsplash)

機器人不再只有人形。(圖/Alex Knight@Unsplash)

人工智慧還為人類帶來另一種突破工具理性的啟迪。回想一下文藝作品裡,那些陪伴眾人童年的機器人,從原子小金剛到「杯麵」,它們無不超越了人類最初為它們設定的工具屬性,奮力追求自己的獨立「人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動畫電影《鐵巨人》(The Iron Giant)裡,機器人為了拯救人類村莊,選擇與原子彈同歸於盡。它在最後一刻說的話是:「我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了,我要做Superman(超人)!」機器人本身能否形成人性,甚至超越人性,是一個有趣且有意義的話題。

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認知科學與技術中心(Institute of Cognitive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研究員多梅尼科・帕里西(Domenico Parisi)所著的《機器人的未來》(Future Robots)不只研究機器人,更把機器人當作一種方法,反思人類科學的工具性,指出人類自身的方向。

科學的一大基本特徵是「對象化」—人與自己的研究對象分離,完全「客觀」地觀察、記錄、分析對象,盡量不帶入觀察者自身的情緒、立場等主觀因素。這套方法是人類認識自然世界的有力工具,但是換作認識人類自己時,就會遇上困難。

首先,人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無法把研究者和研究對象完全切割,人的精神就是由自己的情緒、動機、願望、認知等組成的。

其次,關於人類行為和人類社會的研究理論,基本上是用文字、而非自然科學中的數理符號來呈現的。文字作為表達科學理論的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意義不準確、下意識含有研究者的價值觀和情感取向、難以數字化等。文字不是透明的中間工具,文字本身就構造了一層「現實」。文字甚至是數字,其本質都是符號;符號與現實總有差距,正如關於顏色的有限詞彙,無法完全表達現實中無限多種顏色的細節。文字甚至會出現沒有現實對應物的情況,比如「信仰」、「目標」之類的詞彙。

英國倫敦的科學博物館本月起舉辦機器人展覽,這是英國研發的真人大小機器人(AP)
多梅尼科・帕里西不只研究機器人,更把機器人當作一種方法,反思人類科學的工具性,指出人類自身的方向。(資料照,美聯社)

大數據和數學方法的發展,使我們已經可以把很多人類學現象數位化,但依然不足以研究人類。帕里西說:「(這些方法)甚至未曾試著去識別隱藏於這些行為現象和社會現象背後的機制與過程,更不用說去解釋了。」

人工智慧為表達關於人類的科學理論帶來新的可能,帕里西提出「作為人工構造的理論」(theories as artefacts)—創造人工構造(類人機器人)來代替研究。

這項理論根據的原則為:「無論X是什麼,要理解X,就必須以人工對其進行再現。」如果你的理論不好,就無法造出人工構造。如果你能造出類人機器人,就表示你的研究成功了。從根本上來說,這是統一研究和實踐,研究就是實踐,實踐就是研究。這個過程除了可以克服前文所述的人文學科問題,還能把社會學、心理學、生物學、政治學、語言學、經濟學、文史哲等多種學科整合在一起,打破目前各學科制式分割的局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