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平原是台灣最大的灌區,這麼大片的農地,要在豐枯明顯的南台灣保持正常供灌並非易事。但自從2014年水利署與嘉南水利會推動節水措施後,創下不休耕的紀錄至今。但這個紀錄在上周被打破了,水利署宣布嘉南平原1.9萬公頃農田明年一期作休耕。到底缺水有多嚴重,嘉南灌區未來又要怎麼辦?
今年降雨太少,嘉南平原六年來首度休耕
對水利署長賴建信來說,要宣布嘉南平原休耕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當年就是他在南水局任內,扭轉每到枯旱必休耕的觀念。他讓掌水工制度運作更好、協調延後灌溉時間以節省水量,一公頃稻作的用水量,從上萬公噸減到8700公噸,省下的水不但讓嘉南平原正常供灌,還救了工業及民生用水。
當然只有農業節水還不足以因應台南不斷升高的用水量,除了推動區域再生水支援工業用水,也擴大區域調度從高雄支援台南,以及這些年來進行的水庫清淤工程等等。但這一切努力到今年卻完全失效,到底出了什麼事?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今年的雨水實在太少了。賴建信說,台灣年平均雨量2500毫米,但今年只下了1500毫米左右,足足少了1千毫米,比2014年大旱時的1600毫米還少。如果要讓嘉南平原1.9萬公頃農田正常供灌到明年5月,需要2.3億噸水,但現在台南所有水庫加一加只剩1.7億噸,全部供灌也不夠。
反聖嬰現象預示春雨減少,水情預估轉趨保守
當然,台南的水庫蓄水並非靜止不動,農田灌溉也長達六個月,並不是一次都用完,加上高雄的水可支持台南,這之間都沒有調節的餘地嗎?
其中一個原因來自持續影響中的反聖嬰現象,預示明年春雨可能減少。經歷過今年完全沒颱風、沒午後雷陣雨的經驗後,水利署對明年春天的水情預估轉趨保守,賴建信說:「這讓我無法在枯水期時期待水,需要有安全的備援。」
而且雖然高雄的水可以支援台南,目前高屏溪攔河堰的流量還有每秒40立方公尺,但隨著枯水期到來會逐漸下降,到時候可能就無法支援台南了。回想2015年4月時高屏溪攔河堰流量降到每秒9.5立方公尺時,水利署就宣布要三階限水,幸好梅雨即時救援,那年高雄才不必陷入三階限水之苦。
台南這幾年工業用水有成長是沒錯,但今年的情況已經不能用工業搶農業用水來形容,因為雨水太少了,休耕實在是一個很不得已的決定。但無論如何,農田無水可種植就是一個反常現象,不但社會觀感不好,農民也會質疑政府的因應能力。而且氣候變遷可能變成常態,就不能再說它是異常,還是要有更具彈性的因應之道才能稱得上韌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