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才發生三個多月的萊豬風暴,讓民進黨的政治聲勢從漫步在雲端跌入平盤,「蔡蘇體制」的民意支持信任度與滿意度也同步下挫,來到了疫情期間的相對低點,按照這樣的政治態勢發展演變,開始逐漸呈現了2018年民進黨當時政治低迷不振的政治氛圍,外界普遍認為2022年的地方選舉越來越有可能重演2018年年底民進黨選舉慘敗重挫的情景,甚至民進黨內的部分人士也把政治念頭動到了「換閣揆」或「內閣改組」的政治問題上,而讓中共當局與國民黨「見獵心喜」,想趁機順勢推倒「傲慢與偏見」在執政的蘇貞昌內閣,並進而重挫民進黨的政治形象與聲勢。
蘇貞昌院長的執政風格既強勢也霸道,不僅國民黨怨聲載道,包括民進黨內也有很多人抱怨連連,但由於本土疫情控制得當,一般民眾並沒有出現想要換閣揆或內閣改組的聲浪,此從美麗島電子報的11月最新國政民調的調查結果顯示出,在蘇貞昌院長施政滿意度比10月的調查,在「正向評價」重挫9.4%、「負向評價」上升9.2%的情況下,認為目前蘇內閣有改組必要的人是31.6%,比認為沒有改組必要的40.6%還少了有9%左右,更可以證明,儘管蘇貞昌院長由於個人行事作風與執政風格的爭議而毀譽參半,但也因為他這些既是缺點也是優點的「政治能耐」恰逢其時,在疫情滿天飛的人心惶惶「政治氛圍」當中,擋住了可能發生的「災難」,大家還是普遍認為應該再給他一次「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機會,為台灣的未來再承擔重責。
正因為如此,蔡英文總統深刻體會到蘇貞昌院長的「耐操耐煩」,恰好也正補足自己的「政治缺憾」,遂在最近幾次的「換閣揆」政治火苗乍現危機時刻及時出手相救,既化解了蘇貞昌的政治危難,也同時消弭了雙方不合的政治傳聞,「蔡蘇體制」總算沒有在最不該出現破口的時候產生更大的裂痕,蔡英文總統既保住了蘇貞昌院長的職位,也同時保住了自己的政治危難,沒有因為這把開放美國萊豬進口的「政治野火」持續延燒而重傷了自己。
其實,蔡英文與蘇貞昌兩人,政治性格與政治作風可以說是極端差異,本是「相生相剋」的政治搭檔異數,處的不好原本就是正常的情況,而處的好就是相當不容易的「例外」,反而可以形成政治互補效果。如今,蔡蘇關係從互相厭惡,到相敬如冰,到相互出手扶持搭救……,未來還會如何發展演變雖未可知,但至少可以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以目前的政治環境與態勢來講,至少算得上是「相得益彰」吧!
從政治權謀與利害的角度來看,蔡英文與蘇貞昌此時此刻的政治互補及合作,對他們兩人其實都是適才適所的政治搭配,目前誰都缺誰不可,既是剛柔並濟,也是後衛前鋒的關係,外界雖然普遍不看好他們能夠合作到什麼時候,但至少還是不得不佩服他們到目前為止相互容忍共生的政治表現,已經可以說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政治佳話,早就可以拍成炙手可熱的電視連續劇了。
蘇貞昌院長就是「甘之如飴」地在幫蔡英文總統「擋子彈」,而個性上總喜歡躲在牆角或在當老師時向來總走教室邊邊上台低頭講課的蔡英文,就是政治後衛,就是當蘇貞昌有危機時才肯露臉相救的靦腆「俠女」。如果兩個人互換角色的話,可能就完全走樣了!遙想當年,阿扁執政時代,蘇貞昌當行政院院長,蔡英文做副院長,兩人的政治關係好像是「水火不容」,被形容成「伴君如伴虎」,如今,場景互換,確實造就了他們各得其所的政治分際與角色,這就是他們兩個人的政治緣分,不管你喜不喜歡,總要等到「階段性任務」完成時刻,才會真的畫下句點吧!
總之,萊豬風暴方興未艾,美中台的新政治關係也即將因為「川普時代」的落幕而產生新的變化與互動關係,台灣未來的政局發展變化還可會瞬息萬變,「反中」、「抗中」或「友中」、「和中」?也還有新局勢形成的可能,正如「蔡蘇體制」一樣,到底會有什麼樣的演變與發展呢?我們只能繼續看下去!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