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是:2020年邁入尾聲,各國政府大規模的政策刺激使得全球經濟在新冠肺炎的肆虐之下,成功 V 轉復甦,將經濟停擺的傷害降到最低,然而這樣的處方簽,同時卻也帶來副作用。
全球債務高漲,成熟市場總債務 / GDP 比重來到 123.9%,為二戰以來的新高,新興市場雖受限於體質,舉債規模較小,但總債務 / GDP 比重也來到 62.5%,創下歷史新高。
然而債務飆升並非完全的壞事,以個別公司的財務分析為例,企業舉債除了有避稅效果外,以舉債融資可以透過財務槓桿的方式,創造更高的報酬,因此在觀察總債務的同時,也要同時重視淨債務,也就是總債務與流動資產的差額。
若企業能透過舉債成功創造利潤,那麽債務並非完全是負面影響,觀察經濟體也是如此,若一國在大幅舉債的同時,能夠創造生產力,那麼舉債並不會立即造成債務危機的風險,本篇文章將探討從 1900 年以來,美國經歷的四段生產力循環,以及目前的美國,究竟有沒有生產力在支撐債務?
20 世紀以來,美國經歷四輪生產力循環
從過去一百年以來的道瓊工業指數來看,美國經歷經歷了四輪明顯的生產力循環,並且都帶來股市爆發性的成長。
1920 ~ 1929「咆哮的 20 年代」
一戰後,美國進入「咆哮的 20 年代」,隨著福特T行車在 1908 年誕生,汽車在戰後隨經濟復甦而開始普及,戰後重建也帶來基礎建設的大爆發,公路及鐵路的興建帶起鋼鐵等重工業的需求成長。
除此之外,政府也積極建設通訊設備,當時道瓊組成中以 US steel, AT&T 等股票最為熱門,直到1929 年,聯準會開始縮緊貨幣政策,伴隨全球保護主義的興起,經濟大蕭條的發生中斷了這段期這的繁華,直到二戰之前,都未看到如此爆發性的動能。
1950 ~ 1960「戰後黃金時代」
二戰的結束成為美國經濟史上最重要的轉捩點,美國經濟重新起飛,迎來 50 到 60 年代的「戰後黃金年代」,躍升成為世界資本主義強權,軍事工業、太空人計畫,軍事工業複合體(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MIC )一詞首次在艾森豪總統的推動下出現,航太、鋼鐵、汽車、石化等產業獲得突破,ALCOA, Anaconada Copper 等原材料公司配納入道指,General Motor, American Aircraft, Exxon 在眾多股票中脫癮而出,華爾街創下當時史上最長牛市紀錄,直到金融海嘯後才被打破,這樣的盛世直到 1970 年代越戰開打,連續兩次石油危機為美國帶來史上最嚴重的停滯性通膨而被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