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踏過煙花,靈光乍現—1970 年代大學生花街演戲行動

2020-12-10 05:50

? 人氣

1960年代──民間戲劇進入殘敗與黯淡的時期

1950年代以前,臺灣民間以戲曲、技藝結社的風氣猶然盛行,這種團體大致上可分為文館(戲劇、音樂)、武館(獅陣、宋江陣、八家將與神將)兩類型,雖然屬不同的表演型式與內容,但彼此之間可做開放性的組合。大部份的文館除了戲曲,經常有文武判官、尉遲恭秦叔寶、千里眼順風耳、七爺八爺之類的「大神尪」,也可加獅陣、龍陣,武館在弄龍、弄獅之外也可表演戲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960年前後開始,臺灣民間的戲劇隨著工業化與城鄉人口移動,所引發的工作型態與居住環境變遷,臺灣戲劇生態產生極大的變化,民間自發性戲曲活動熱潮漸歇。1960年代起臺灣電視業逐步發展,由一家(臺視)至三家(臺視、中視、華視),透過螢光幕,戲劇及表演節目進入家庭;居家看電視節目隨興、輕鬆,與戲院、廟前跟他人濟濟一堂的心情不盡相同。電視業的興起使傳統戲院業大受影響,「內臺戲」難以維持,原本活躍於戲院「內臺」的歌仔戲班、布袋戲班,不是解散就是走入外臺,新劇團更是全面失去舞臺,爾後只能散見臺語電視劇,或餐廳、康樂隊穿加的短劇。新劇團以及內、外臺戲急驟沒落,代表戲劇作為兼具祭儀、娛樂以及社交活動的時代已經結束,廟會酬神外臺戲雖頻繁,但整體而言,劇團表演能力、觀眾看戲水準皆不如昔。即使電視歌仔戲、布袋戲一度在電視螢幕大放光彩,也無助於民間戲劇舞臺的崩解。

大學生扮相俊美,嗓音清亮,態度認真,為老曲藝帶來新氣象。(林柏樑攝影)
大學生扮相俊美,嗓音清亮,態度認真,為老曲藝帶來新氣象。(林柏樑攝影)

不是「現代」就是「國劇」,不知「子弟團」、「曲館」為何物?

1970年代以降的臺灣猶處社會觀念保守、傳統的戒嚴時期,這段時間臺灣的外交、政治、社會與文化產生劇烈變動,從1971年底失去聯合國的席次,與日、美等國外交關係如骨牌般一一倒下,國內的黨外民主運動漸成氣候,一路飆漲,本土意識與民主潮流已銳不可擋。民主與本土運動的年代,戲劇呈現什麼樣的樣貌?相對現代戲劇在劇場的爬升,由小眾的文化人為中心,漸次擴及年輕世代,形成劇場觀眾群,傳統戲劇——尤其是民間自發性的戲曲活動則向下沉淪,既有的群眾基礎日趨解體,卻未能進入現代劇場與藝文價值體系。

政府對於已失去臺灣民眾及年輕人興趣的國(平)劇,尚能於1950年代起,建立軍中國劇團與國劇學校,以維繫國劇生命,培養專業人材,作為戲劇的中華文化道統與象徵。1960年代後期中共文化大革命對「京劇」與藝人的迫害,臺灣的「國劇」益加重要。那個年代學校戲劇教育與知識階層所認知的戲劇,不是「現代」就是「國劇」,忽視歌仔戲、布袋戲等「地方戲劇」,也不知「子弟團」、「曲館」為何物。1960年代之後的二十年之間,屬於臺灣民間的戲劇(曲)陷入進退失據的困境,大環境所顯現的生態,正是一段民間戲劇史少有的晦澀、殘敗與黯淡的時期。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