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先賢連橫先生在《台灣通史序》中有名言:「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代之興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也。」
飲水思源,本文探討台灣主要方言與官語的源流,雖不像「台灣通史」類似正史,就算是一種民間追遠的野史類趣談吧!
漢人政府治理台灣,始自明末延平郡王鄭成功舉大明旗幟率軍至台灣,驅逐荷蘭駐軍。延平郡王佔據台灣後,發展農墾、文教與經貿,建設台灣,將台灣建成「反清復明」的基地。當時隨鄭成功赴台的軍民大部分為閩南泉州與漳州人,因此,台灣的閩南系台灣人最多。
鄭成功軍中客家人本來就不多,此外,客家人後來因清朝康熙皇帝採納施琅的建議頒布渡臺禁令( 南明時期廣東之民幫助鄭軍對抗清軍 ,禁令主要是禁廣東客家人移台),客家移民到台灣的更少。 早期客家移民,分佈在高雄美濃與屏東六堆。
清末,列強垂涎台灣,清南洋大臣沈葆禎為加強台灣防務, 報請清廷開放閩粵移民,改台灣府為台南府,增設台北府,建安平港「億載金城」炮樓,並開發台東後山。此期間,大批廣東客家人移民台灣,主要大部份分佈在北部的苗栗、新竹、桃園三縣,小部份在台中縣與台北縣。
在台灣移民中,閩南的漳泉移民族群間常械鬥,閩南與客家移民族群也常械鬥。客家族人口比閩南族人口少很多,在閩客械鬥常失利,被迫退出平原,遷至靠山的丘陵地 。於是丘陵地多形成客家人為主的村莊,保有濃厚的客家文化,也有部份地區的客家人在人口數居上風,得以居住在平原或沿海鄉鎮。
目前,台灣人口中, 閩南語系約佔75%,客家語系約佔13%,外省語系約佔10%,原住民語系約佔2%。
一. 閩南河洛方言源流
閩南系台灣人,祖上來自閩南泉州或漳洲。泉州城在沿海,泉州港在元朝時是世界貿易大港,商業鼎盛。漳州城在內陸,元朝時以農業為主!
閩南話又叫河洛話,可能是當時閩南中原移民為不忘本而叫的,因中原地區以黃河流域洛陽附近地區為中心,可簡稱為河洛地區。河洛地區的方言,稱為「河洛方言」。
據考證,河洛方言最初應源自商朝官語。在周朝,除承繼商朝宗廟的宋國以商官語為通語(即普通話) ,當時在中原的鄭國、陳國、蔡國等國可能也以商官語為通語。(現在台灣很多講河洛話的人是姓鄭、陳、或蔡)
後來,曹魏與晉朝官語也源自商官語,茲解說於下。
今廣東潮州、汕頭地區也屬河洛方言區。《潮州民族考》載,秦時發兵五十萬屯嶺南,當時將領史禄為大軍鑿渠運糧,後來史禄被任命為揭嶺長,屯兵南海郡揭陽縣(唐以後屬潮州府)。當時南海郡下設博羅、龍川、番禺、揭陽四縣,揭陽縣轄地為今韓江流域與閩南漳州、泉州片。這是歷史上記載,第一次北方中原人來佔領管轄今粵閩河洛方言區 (唐以後的潮州,泉州、漳州區),就河洛方言發展史而言,意義重大。
由多方面研判,當時屯兵在揭陽縣的大部份應是史禄率領的原中原宋魏區的降秦軍,為河洛方言區帶來了中原宋魏區語。由於宋國原為商後裔組成的諸侯國 (商貴族微子被周封於宋),魏國轄漳水旁的商朝都城殷,宋魏區語最初應源自商官語。
在商末,紂王叔父箕子因紂王無道屢諫不從,率眾逃亡至朝鮮半島建平壤城,現北韓語中還保留了一些商朝官語,譬如「一」讀作「ㄐ-」(Ji),與河洛語同。商族方言的一項特點是把許多名詞修飾的部份放在後面,例如商朝的帝王有祖甲、祖乙、祖丁、祖庚、祖辛。河洛閩南語也有這項特點,例如把人客當客人,把頭前當前頭,把雞公當公雞。
南越國統治揭陽縣近百年,到漢武帝滅南越的元鼎六年(前111年),揭陽縣人口已達3.5萬,户數約七千,嶺南潮州方言區應已初期成形。
西晉永嘉之亂(311年)期間,連年的戰亂和天災,造成可怕的饑荒,這期間從黃河中下游一帶逃亡到長江中下游一帶就食的至少有上百萬人,這些難民群中一部份輾轉出長江口由水路南下到浙江和閩南的沿海地區。翻開現在的福建省地圖,在閩南可找到晉江、洛江、洛陽鎮和洛陽橋,與晉及洛陽的關係不言可喻。此外,目前在浙江沿海的舟山群島、溫嶺市、瑞安市和蒼南、玉環、洞頭、平陽、泰順、文成、長興、臨安等縣,都有講河洛方言的鄉鎮,可當做旁証。
閩南金門縣文獻載:「東晉元帝期間,中土人士因避兵災移居該地的,有蘇、陳、吳、蔡、呂、顏六族。」閩文獻載:「永嘉二年 (308年) ,中原板盪,衣冠入閩者八族,林、黃、陳、鄭、詹、邱、何、胡是也。」唐歐陽詹為晉江縣鄭季實撰墓誌銘云:「其先宅榮陽,永嘉之遷,遠祖自江上更徙於閩,今為晉江人。」泉州《楊氏族譜》稱「其先弘農人,永嘉過江,遷於閩越。」
閩南話「假使」叫「設使」,曹操《自明本志令》言:「設使天下無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曹魏的官語是洛陽話,曹操的話也可顯示閩南話與洛陽話的關係。2009年12月曹操墓驚現河南安陽 (商朝都城殷) ,又增加商朝官語、魏國官語、晉朝官語與閩南語相關的証據。
自秦征嶺南軍屯兵南海郡揭陽縣到永嘉之亂雖已歷五百多年,但嶺南第一批移民的原中原方言區應仍存在,許多原河洛方言區的中原難民,在西晉永嘉之亂後,千里跋涉避往在嶺南潮州附近講類似方言的地區,即閩南泉州地區。
唐高宗總章二年,閩南蠻獠土著因土地與徭賦發生動亂。朝廷命光州固始 (今河南固始) 人陳政爲朝議大夫兼嶺南行軍總管前往鎮撫。據《穎川開漳族譜》載,陳政先是統率府兵5600名入閩,後又以兵少請援。朝廷命陳政的兩個兄長陳敏、陳敷領兵南下。估計入閩的這兩支軍隊有萬人左右。亂平後,陳政子陳元光上疏請求在閩南增設漳州。垂拱二年准奏,並任元光爲首任刺史。陳元光死後被當地人尊爲「開漳聖王」,各地建祠膜拜紀念。
現在,在台灣還建有許多「開漳聖王」廟,譬如在台北市郊內湖的山上,就有一個很大、香火鼎盛的「開漳聖王」廟。
目前漳州話與泉州話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厦門話是介於兩者之間。假如唐時陳政父子帶來的萬人軍隊講非常不同的方言,現在漳州話與泉州話不會這麼相近。這些軍隊大部份可能是講唐時中原宋魏區語,即與閩南泉州類似的方言。
廣東潮汕方言,形成在晉朝之前的秦朝的嶺南揭陽縣,雖最初源自商朝官語,但南傳時間比泉州語早約500年,比泉州腔硬。潮汕話在潮汕雖不叫「河洛話」,但因與河洛話都源自商朝官語,與閩南河洛話大致可通。
閩南方言保留不少上古華語,闢如稱鍋為「鼎」,稱書為「冊」。因此,有學者認為河洛方言,是「活化石」方言。
二. 客家方言源流
台灣客家,大部分來自閩西南汀州、粵東的梅州與惠州。
對早年移民台灣客家人的艱辛,大陸客家原鄉流傳下列一首詩形容:
「勸君切莫過台灣,台灣恰似鬼門關。
千百人去無人轉,知生知死誰都難。」
(按客家話,回家叫「轉」,嫁出女回娘家叫「歸」。)
客家方言很古樸,譬如吃早餐叫「食朝」,吃午餐叫「食晝」,吃晚餐叫「食夜」。此外,所有由口進入的都用「食」字,譬如吃飯叫「食飯」,喝茶叫「食茶」,喝酒叫「食酒」,抽煙叫「食煙」。文法簡單易學。
明清時代,客家人在鄉下,多為耕讀之家,有「子孫雖愚,詩書不可不讀」的傳統。
「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是客家族的名言。因此,客家方言源遠流長。
客家方言的使用人數約佔漢語的4%。以廣東梅州話為代表,通行於廣東,福建、江西、台灣、廣西、湖南、四川等客家人居住區。
歷史上自秦發兵五十萬屯嶺南開始,後為避西晉永嘉災亂、唐安史及黃巢之亂、北宋金兵入侵、南宋蒙古兵入侵戰亂,北方黃河東面(河東)原戰國時代趙國地區居民們,先後經過五次大規模的南遷,客居異鄉,雖然在華南其他方言區的包圍之中,仍保留原鄉河東趙地方言。此原趙語,後來演化成唐、宋官語。
為何說客家話源自河東趙國?筆者發現下列佐證:
1)在大陸的知名連續劇《喬家大院》主角喬致庸帶商隊自山西河東祁縣走西口去內蒙包頭,出發時大喊「走了」,發音與梅州客家話「走了」(音近「走壘」)一樣!
2)現在客家方言中心的廣東梅州,靠近在秦始皇發兵五十萬滅南越後位於東江上游設的南海郡龍川縣。秦亡,嶺南被原秦軍割據建南越國,首任國主、前秦將趙佗,未任南海郡尉前,原為龍川令。趙佗原為戰國趙人,他與所帶駐龍川秦軍主要以原趙語溝通。現廣東龍川縣,為純客語縣。(按秦始皇趙政生於趙國,為贏姓、趙氏,名政,其父秦公子子楚質於趙國,由趙商人呂不韋轉讓秦公子的趙姫所生。由於秦始皇母為趙人,早期為秦王政輔政的呂不韋也是趙人,秦始皇應會講趙語,也對趙將親近,曾選年輕時的趙佗任貼身侍衛。)
3)隋太原太守李淵與隋煬帝是姨表兄弟,長相是「高顏面皺」,史載隋煬帝曾譏笑李淵是「阿婆面」。李淵後建的唐朝有兒歌﹕「阿婆不嫁女,那得孫兒抱?」。按客家話稱祖母為阿婆,這裏也顯示客家話與隋唐官話的關係。隋唐源自北魏,北魏鮮卑族據山西河東,以河東趙語為漢語官話,隋唐繼北魏也以河東趙語為官話。
4)台灣一學者《唐朝的官話研究》的分析結論是:「從唐朝到現在經過千年的歲月,客家語無須轉韻換聲,依然能和當時傳到海外而被保存流傳至今的日、韓語漢字語音相吻合,這並不是巧合。考諸客家的由來,乃是中原漢民因戰亂而南遷,到了南方而被稱為客人。客家話則是中原雅音到了南方之後,吸收部份南方語言而形成,然而其中仍保留了大量的中原雅音。在經過和其他漢語方言的比對之後,可以證明客家話是最為接近唐朝官話的語言。」
5)宋開朝皇帝趙匡胤與趙佗類似,應為原趙國宗室後裔,家中應講趙語,因此唐朝的趙語官話,傳到宋朝,仍是官話。南宋定都杭州,寧波距杭州不遠,上海話部分源自寧波話,目前寧波話、上海話和客家話,說「人」、「粥」、「魚」、「講」等音相同。顯示這些音都出自同源原趙語。
由多方面研判,趙佗率領的趙國降秦軍,由中原經漢水、長江順流而下,經鄱陽湖,再溯贛水入嶺南平南越,後在龍川縣屯兵,應為當地帶來了中原的趙語,當時龍川縣轄粵閩贛交界一帶。漢武帝滅南越國後, 永嘉災亂、安史之亂、靖康災亂期間,北方講類似方言的難民們多循大運河南逃至浙江,大部分西溯浙江支流避往江西、再入閩西南與粵東北,於是原河東趙語在北方變成北魏、隋、唐、宋官語與在嶺南南方分頭演化,後來在粵閩贛交界一帶合流成了現代的客家方言。
三. 官語源流
台灣官語(國語)與大陸官語(普通話)相同,源自元明清三朝的北京官語,最初源自戰國時的燕國語。因屬近代,源流很明確。
四. 結語
台灣閩南語,源自閩南泉州語與漳州語。
泉州語源自西晉官語,西晉定都在黃河與洛水之間的洛陽,永嘉之亂,中原移民南遷閩南泉州後,為不忘本,稱其方言為「河洛話」。西晉與曹魏官語,最出源自商朝官語。
漳州語源自唐朝光州固始方言,雖最初也源自商朝官語,但南傳閩南的時間比泉州語晚約300年,雖與泉州語能通,腔調比泉州腔軟。
廣東潮汕方言,形成在晉朝之前的秦朝的嶺南揭陽縣,雖最初源自商朝官語,但南傳時間比泉州語早約500年,比泉州腔硬。潮汕話在潮汕雖不叫「河洛話」,但因與河洛話都源自商朝官語,與閩南河洛話大致可通。
台灣客家語,主要源自廣東梅州客語四縣(蕉嶺、五華、興寧、平遠)腔與廣東惠州客語海陸(海豐、陸豐)腔。
客家語最初源自戰國趙語,第一次南傳在秦朝至嶺南龍川縣。唐、宋官語均源自河東趙語,其後為避西晉永嘉災亂、唐安史及黃巢之亂、北宋金兵入侵、南宋蒙古兵入侵戰亂,北方河東趙人後裔陸續南遷至贛南贛州,閩西汀州,粵東梅州與惠州。由於南傳先後有五個時段,客家話有很多差異不小的腔調(如梅州腔、汀州腔、贛州腔、惠州腔等)。
秦朝嶺南龍川令趙佗是最早的客家人,唐玄宗相張九齡為廣東惠州客家人,南宋相文天祥為江西贛州客家人,孫中山先生祖上是粵北紫金縣客家人,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祖上是梅州大埔縣客家人。
台灣國語與大陸普通話相同,源自元明清三朝的北京官語,最初源自戰國時的燕國語。
*作者為佛羅里達大學前核工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