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觀點:農漁業未必是加入自由貿易的祭品!

2020-12-21 06:30

? 人氣

總統蔡英文因台灣總體利益及開啟台灣走向全球經濟新舞台,選擇進口萊豬及可能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而惹議。(資料照,顏麟宇攝)

總統蔡英文因台灣總體利益及開啟台灣走向全球經濟新舞台,選擇進口萊豬及可能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而惹議。(資料照,顏麟宇攝)

這些日子國內為進口萊豬及可能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爭議不休,而蔡政府所持理由主要係為了台灣總體利益及開啟台灣走向全球經濟新舞台,姑且不論兩者之間是否有必然性,事實上加入自由貿易協定和區域互惠經濟組織,農漁業未必只能是犧牲品,端賴政府如何作為。除了消極抗拒外,如何透過這些區域互惠經濟組織,幫助國內具外銷潛力的農漁產品,打開更廣的國際市場,應該是政府積極思考的方向。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以越南養殖漁業為例,越南為東南亞重要的漁業生產及出口國家, 2019年該國水產品總產量達815萬公噸,其中捕撈產量達377萬公噸,水產養殖產量為438萬公噸,水產品出口總額達86億美元,已成為該國賺取外匯的重要來源;主要出口市場包括:日本、美國、中國大陸及歐盟等,出口種類以蝦類,巴沙魚及鮪魚為主,2020年水產品出口總額希望能進一步提升到100億美元。為拓展對外貿易越南政府積極洽簽自由貿易協定,不僅加入RCEP及CPTTP,還有多個在談判中的 FTA,越南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甚至預測,越南GDP總量將於2035年超越台灣。

越南是全球巴沙魚最大的生產國,2019年全球巴沙魚產量在300萬噸左右,越南即占了131.3萬公噸,養殖面積達4530公頃。巴沙魚具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步留率高、養殖成本低等優勢,屬於中低端白肉魚,由於價格便宜、沒有魚刺、烹飪相對簡單普遍受到年輕人的喜愛,與吳郭魚形成激烈的市場競爭,主要出口到美國、中國和墨西哥。配合國外消費需求,越南已經有多家巴沙魚殖場和加工廠,通過了最佳水產養殖規範(BAP)認證,有助於該產品的外銷。

另,越南亦為東南亞重要的養蝦國家,蝦類養殖總面積達68.9萬公頃,養殖產量達55萬公噸(以南美白蝦及草蝦為主,預估2020年蝦類出口金額將達到37億美元,較2019年成長9.8%。為此越南政府積極洽簽自由貿易協定,為蝦類外銷創造更有利的條件。例如受惠於CPTTP不僅日本給予越南進口蝦類零關稅,

越南也成為加拿大最主要的蝦類進口國(佔該國進口蝦的34﹪);越南也透過與歐盟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EVFTA),使得越南對歐盟冷凍草蝦等若干蝦類產品的出口稅率將從12-20%降至零,其他蝦類產品的出口稅率將在5-7年內逐年降至零,對歐盟出口養殖蝦數量大幅成長(今年前十個月出口到歐盟的養殖蝦總額達4.4億美元成長6.7%),同時提高其對印度、泰國等尚未簽署自貿協定的同類產品的競爭優勢,也吸引外商投资,不過歐盟要求進口蝦類須取得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ASC)認證,且必須滿足歐盟國家對品質、食品安全和原產地的嚴格要求;另,透過中國與東協建構的自由貿易區(CAFTA),取得中國對進口越南對蝦免徵關稅(中國在2019年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蝦類第一大進口國);日前越南也剛成為RCEP會員國:這些均有助於越南水產品進一步行銷到國際市場,未來遠景相當看好,台灣許多企業已早一步前往越南蹲點,希望能爭取到自由貿易帶來的關稅優惠和商機。

犧牲農漁業與加入自由貿易協定不具必然性,如何參考越南模式,透過區域經貿合作幫農漁業,打開更廣大的國際消費市場,是解決農漁產銷售困境(如石斑、芭樂、芒果等)化解爭議的良方,只是看到由外行領導的漁業團隊,讓人難以樂觀?

*作者為農經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