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大師馬捷爾與世長辭

2014-07-14 03:44

? 人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縱橫歐美樂壇名門

1972年,馬捷爾登上事業第一座高峰,接下匈牙利裔大師塞爾(George Szell)的指揮棒,成為克利夫蘭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剛開始樂團成員懷疑他是否有能力繼承塞爾的衣缽,但他很快就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並且在10年任期中留下豐富的錄音。

馬捷爾對歐洲樂壇一直情有獨鍾,1977年到巴黎接掌法國國家管弦樂團;1980年從鮑斯考夫斯基(Willi Boskovsky)手中接下維也納新年音樂會(Neujahrskonzert der Wiener Philharmoniker)的指揮工作,1982年成為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維也納愛樂)的音樂總監。

1988年12月4日,馬捷爾在英國倫敦創下世界記錄,成為歷來第一位在同一天指揮貝多芬九大交響曲的指揮家。這場馬拉松慈善音樂會總共花了12個半小時,馬捷爾一人指揮,3個樂團共襄盛舉。2010年12月31日,已經高齡80歲的馬捷爾又在東京如法炮製。

可想而知,少年早發、心高氣傲的馬捷爾,最嚮往的職位是柏林愛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首席指揮。1989年7月,帶領柏林愛樂長達34年的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逝世,然而雀屏中選的繼任者卻是義大利大師阿巴多(Claudio Abbado)。馬捷爾大失所望,從此與柏林愛樂斷絕往來。兩年後他接掌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以380萬美元年薪創下指揮界記錄,算是一吐怨氣。

登陸北韓 音樂破冰

2002年,馬捷爾回歸美國樂壇,紐約愛樂德國籍音樂總監馬殊(Kurt Masur)退休,馬捷爾走馬上任,展開音樂生涯最後一段黃金時期。2008年2月26日,馬捷爾躍居媒體頭條,率領紐約愛樂前往北韓首都平壤,舉行一場史無前例的音樂會,當晚的曲目饒富深意:北韓與美國的國歌、德弗札克(Antonín Dvořák)的《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蓋希文(George Gershwin)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韓國民謠《阿里郎》。

對於經營樂團與歌劇院,馬捷爾總是心有定見,雷厲風行,絕不妥協。1982年他接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時,在記者會上表示:「本歌劇院將再度回歸馬勒(Gustav Mahler)與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的傳統。如今我要一肩挑起全部責任……只要是我認為有必要的變革,我會毫不猶豫地推動。」

知性與熱情 極端之間的擺盪

馬捷爾的指揮風格變化多端,很難定於一尊,有時冷靜知性,「彷彿為作品裹上一層冰」;有時卻熱情如火,創造出極具個人特色的詮釋。也因此愛樂者對他的評價,往往是褒貶兩極。不過一般都認為,馬捷爾的指揮棒技巧(stick technique)出神入化,能夠激發樂團成員最精湛的演出。

2002年馬捷爾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說:「我從來不會在同一個小節中,做出兩次同樣的動作。最重要的是找出一個動作,能夠回應某個團員在某個時刻的需要。團員必須安適放鬆,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明白指揮對他的要求,全神貫注於音調之美。這其實並不是什麼魔法。」

馬捷爾老當益壯,在過世前一年的2013年,雖然已高齡83歲,但仍舉行了102場音樂會,涵蓋72部作品,風塵僕僕於16個國家的28個城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