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各國政府均致力於數位化政府的建置,像是新加坡、澳洲、歐盟、德國均曾端出與數位政府相關的各式政策,台灣也不自外於這股浪潮,先是行政院於2017年啟動「數位國家・創新經濟推動方案」,國發會也以此陸續推動「服務型智慧政府推動計劃1.0」、「服務型智慧政府推動計劃2.0」等政策,走上以「資料」連結政府與民眾的治理模式,其中電子身分證(New eID)的落實,更被視為台灣「智慧政府行動方案」的基礎架構。
但這項政策顯然命運多舛,除了「晶片化」的相關配套廣受資安界及公法學界質疑外,連同為執政黨的民進黨立委也多不買帳,繼第九屆民進黨團立委凍結New eID的部分換發計劃的預算之後,多位綠委公開表明對New eID的質疑與不安,甚至直指在台灣法治、資安監管、個資隱私、專責保護機關等方面均嚴重不足的情況下,New eID恐將成為「中國滲透破口」。
「進步性」象徵 正持續流失
部分綠委對New eID的批判好似不留情面,卻也藉著New eID點出當前政府在推動數位化政策的不足與弊病。民進黨立委洪申翰便認為,New eID不是不能做,但此議題牽扯到當前政府「資料治理」與「風險管理」的體質,而台灣社會對於科技倫理的討論並不充足,民眾不清楚個人數據將被如何使用,對於哪些個資應該被保護也沒有概念,政府在數位發展的同時,對於技術保護、監管分責及相關法令更未與時俱進。在體質欠佳的情況下,若只追求科技進步的方便性,在資安和人權保障方面當然有重重疑慮。
此外,在「數位化」便形同「方便」、「進步」的觀念下,對於「數位政策」究竟要達成何種目的,政府似乎也有欠考量。以目前備受爭議的New eID的換發為例,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認為,身分證最主要的功能應是「確認本人」,而政府為了要給予人民福利、懲罰或義務,如:人民領福利金、領選票或是遭到政府處刑,就必須正確識別人民的身分。要驗證個人身分,一來是依靠國家對個人的「社會關係」,再者則是配合個人的「容貌」、「指紋」、「DNA」、「虹膜」等生物特徵進行對比。
過去政府每10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來確保身分證上生物特徵「容貌」的真偽,新式身分證也藉此一同換發,而此次New eID數位身分證並非透過法律授權換發,而是政府認為既然要換發新身分證,那不如從「紙本」變成「晶片」,但除此之外,似乎並未發揮「確認本人」的功能。
「身分證要做的重點不是晶片,而是要藉由生物特徵的蒐集來確認你的身分是否為本人,那才是根本,不做生物特徵搜集,做其他的幹嘛?國家跟人民的關係,就是確定本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