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部原本規劃2003年7月前將少年輔育院、少年監獄全面改制為少年矯正學校,過了14年仍未改革,司法國是會議雖然提出卻沒有結論。雖然法務部於少年矯正機關內有開辦「技訓班」,但其實多數學生恐修不到課,或盡是上一些自己不感興趣的課程,最後虛度時光,出社會仍找不到工作。基隆地院主任調查保護官王以凡透露,法院也曾「非本業」地連結職訓與教育資源辦過職訓班,盼能幫助少年未來考取證照,藉由穩定就業,創造自我價值。未來這群少年終究要回到社會中,如果有份穩定的工作,也將減少犯罪率,對整體社會絕對是正向的幫助,然而少年矯正機關內的技訓是否實際有效仍然是個問題。
針對法務部於司改國是會議所提供的資料顯示,將結合企業、勞政、民間團體等資源,於監所開辦更多元化且具有市場就業需求的技能訓練,如堆高機、烘焙、木工、陶藝、水電空調、室內配線、電腦繪圖等26項證照類別,以協助收容人取得職業證照,並提升就業能力。
此外,法務部也預計增聘更多技訓人員,不過就法務部所提供的資料來看,「技訓人力比」仍相當懸殊,在106年為1:315,107年為1:267,最後預計108年達到1:220。光從數據來看,可能會覺得類似大班課,所有受刑人都能受到教育,而且每位技訓人員所負責的學生逐年減少,品質看似會提升,不過實際上完全不是如此。
技訓班數有限 多數人感化期間無所事事
王以凡表示,實際上矯正機關開辦的技能訓練課程班數有限,不是每個收容少年都有機會編入班級。
以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提供的職訓招生簡章,其每班最多開設名額也頂多40個人,而近來媒體所報導的冷氣空調「青春展翼班」,其最多也只招收20人。
王以凡指出,課程也不是有興趣就修得到,一來要看有沒有滿足學歷資格,另一方面則是要看有沒有足夠名額,名額滿了就要等明年。以少年輔育院為例,大多數學生大概待1年至1年2月就會提前回到社會,所以其實很多人在1年多的感化教育執行期內都上不到職訓課,或只能上一些自己沒興趣的課,這段期間其實常常無所事事、虛度時光。
少年「自理能力不夠」 連技訓門票都沒有
保護管束少年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少年穩定性不足時,不適宜轉介參加技訓。王以凡表示,在去青春展翼班之前,會先安排保護管束少年參加北基宜花金馬分署6天的冷氣空調體驗班,該體驗班只開放10個名額,但光是「磨」出10個人參訓已經不容易,更不用說要去青春展翼班。青春展翼班訓期4個月,訓練期間少年必須在楊梅住校,「很多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都不足,敢把他送去住校嗎?」很多少年其實都不願離開家鄉,叫他們去那麼遠的地方唸書,比登天還難,而能住在那個地方其實就代表已經半獨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