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主流理論認為威脅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國家安全是基於理性計算衡量後的政策假定。哥本哈根學派卻認為,所謂的安全,是社會建構出來的抽象概念,是可以人為主觀認定的。具體的操作是國家和政府透過言語或行為,指涉某一對像或社群具有潛在性威脅。如果能夠成功說服群眾,該政權就擁有任意動用社會資源解決這項「安全問題」的特權,例如清算異己。
簡言之,只要在政治上有意願將一件事認定為安全問題的話,它就是安全問題,因此「安全」的定義是開放的。然而,就是因為安全的定義可以充滿任意性,所以「安全化」一向是獨裁政權和墮落的民選政府慣用的統治伎倆,因為在這過程中能給予國家膨賬但卻廣受認可的權力,不受監督的隨意剝奪任何人的自由與權利,達到鞏固自身權力和維繫統治的實質目的。
事實上,這次教育部出版繪本的內容,就是標準的「安全化」敘事。就像希特勒的反猶論述有歐洲自中世紀以降將猶太人當成替罪羊的反猶主義傳統和污名化敘事作為基礎一樣,民進黨的「國家安全觀」,除了是其「反中仇陸」政治立場的延伸外,當然也建立在他們長久以來把兩岸交流汙名化、針對大陸人士的刻意歧視,以及經常將台灣內部往返兩岸討生活的人當成是其執政不力的替罪羊這一習慣的基礎之上。
綜觀民進黨所描繪的中國大陸意象,是一個政府對台灣充滿惡意,人民素質低下、專門來台灣搞破壞、掏空台灣資源的一派恐怖景象。簡言之,兩岸交流對於台灣不但只有壞處,而且還是巨大的威脅,這也是他們過去指控馬英九、國民黨「親中賣台」的理論依據。
無論是說ECFA是「木馬屠城」、「糖衣毒藥」,宣稱會造成四百萬人失業,還是刊登廣告暗示開放陸客來台後會在公園大小便、陸生納保會讓健保破產等,這些宣傳當然都不是事實,但民進黨虛構這些反事實敘事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製造恐懼和敵意,以打擊國民黨的執政信用,而不惜讓兩岸關係和大多數民眾的福祉跟著陪葬。
從今年初懷疑武漢包機的目的是中共為了要「在台灣散播病毒」,到後來明明大陸疫情已經獲得控制而且比歐美還要趨緩,且佔台灣境外移入案例的比例極低,但民進黨政府卻還是維持對大陸歧視性的國境管制政策。而指揮中心寧可以全民的健康為賭注限縮自己的選擇,卻堅持不買大陸製的疫苗。甚至到現在為止,民進黨幾乎成為全世界唯一還堅持用「武漢肺炎」歧視性稱呼的政府。
這在在都顯示,民進黨所謂「全民防疫」的目的,並不是真的從公衛專業出發、想要盡一切可能的來應對疫情。而是以防疫為名,進行安全化的操作,透過強化既有輿論對大陸的歧視和兩岸交流的汙名化,對全民做政治思想教育,以鞏固「反中仇陸」的意識形態。這與中世紀歐洲利用黑死病大流行造成的恐慌汙名化猶太人是疾病散播者,或是希特勒將猶太人形容成是德國的病菌的說法類似,都是在鞏固社會上既有的偏見和迫害,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