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對政府而言,最大的挑戰與風險在要「生出」足夠的電力,而且是「及時」生出。單以南部而言,不計其它正常的用電成長,台積電增加110萬瓩的需求,核三廠除役短少190萬瓩,因此至少要增加300萬瓩。
經濟部當然規劃要在南部增加火力發電廠,但未必能如期接續上供電缺口,如興達電廠要增加機組就碰上環保問題,環保團體認為此計劃會破壞永安溼地而反對。再如為了增加天然氣發電要增建接收站,同樣碰上生態保育或地方政府、民眾的反對;至於蔡政府積極推動的綠電,一來進度時程難掌握,二來綠電無法穩定供電作為基載,台積電可以儘量多購買綠電,但實際上其生產不可能靠綠電。
而台積電面臨最大的風險,當然就是政府無能如期、如質的解決水電環保問題,原先承諾跳票的風險。如果廠房蓋了、機台裝了,政府兩手一攤說「作不到就是作不到」,頭已經洗下去的台積電該怎麼辦?這種結果,過去在政府中不是沒有案例,否則,當年台灣高鐵不會要求仲裁,向政府求償3000億。
至於因換人或換黨執政帶來的政治風險,相對應該很低,因為任何人、任何黨執政,都會希望、也必須留下台積電的投資。柯文哲可以不管合約、不理法律,把遠雄如打狗一樣的修理,但絕無可能對台積電如法泡製。
當然,更讓外界好奇的是:蔡政府如何讓台積電安心宣布新廠落腳台南?台積電對外特別表示「對政府明確承諾解決包含土地、用水、供電、環保等相關議題表示肯定與感謝。」台積電這種世界級企業,應該不會單憑那些「來去如風」的官員及政客一句話,就相信承諾而投下數千億元,書面承諾大概是免不了。政府是否該儘快公布政府對台積電的承諾內容,當然,其中如包含承諾無法兌現時,該如何處理,雙方的權利、義務、罰則,也該公布讓外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