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政府,有很多的觀察面向,但是如果除了補助,並沒有完整的產業政策,那就很值得檢討了。
我是一個台南的鄉下小孩,很幸運可以藉由讀書跳脫那一個純粹以農業為主軸的生活環境,因為在我的家鄉,大多數的人都感到無助,因為原本還可以靠天吃飯,現在卻是連這一個基本的條件都被剝奪,因為穀賤傷農,即使產量增加卻可能導致價格慘跌,更不用說像去年的龍眼生產量匱乏,根本只能看著好價錢暗自哭泣了。
更可悲的是,這些年來,我們有一些朋友還開玩笑的說,如果面臨災害時,政府的補助也許還來的踏實點,至少可以有現金入袋,不需要擔心市場價格與供需的問題。
這是很諷刺的,因為農民本來都希望收成更好,也很努力希望讓收成變好,但是大環境不友善,讓農民更加的無奈,而政府習慣性的補助,卻也養成農民另類的怠惰,這恐怕才是政府必須思考的問題。
畢竟,補助只能偶一為之,如果變成常態,那顯示出政府對於這些產業的政策是有問題的,因為根本的問題還是存在,就像旅遊補助一樣,一再的補助卻看到旅行社不斷的倒閉,而政府的觀光政策卻還是在原地踏步,如果不補助問題當然更大,但是如果只靠補助撐過疫情,以後的觀光產業會更好嗎?
還有,根據媒體的資料,2020年,是台灣半世紀首次沒有任何颱風造訪的一年,各大水庫蓄水量陸續探底,而為確保家戶跟工廠用水無虞,農委會罕見地在2期稻作抽穗期宣布桃竹苗農田停灌,而後範圍陸續擴大至台南、嘉義、台中、苗栗、新竹及桃園的1期稻作,停灌面積為20年來最大,影響超過6萬農民生計。
這個現象當然可以歸咎於大自然的生態的變化,但是政府面對氣候極端化,可曾做出任何具體的對策?如今農業遭受到重擊,到時候難道又是一句補助可以輕輕地帶過?
我們自古以農立國,但是農業顯然已經被邊緣化了,尤其當政府習慣性地以補助來面對大多數的問題時,已經衍生諸多的後遺症,也許暫時解決農民的經濟困境,卻無法讓農業環境更提升,尤其年輕的農民已經缺乏任勞任怨的心態,當然更喜歡政府的補助政策,但是這種惡性循環式的做法,恐怕會成為戕害農業的劊子手,政府不可不慎啊!
*作者為實踐大學高雄校區博雅課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