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重力波觀測團 台灣清大也曾參與

2017-10-03 21:00

? 人氣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取自諾貝爾官網)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取自諾貝爾官網)

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首度觀測到「重力波」的LIGO(雷射干涉重力波偵測站)3位奠基者。台灣清華大學光電工程所教授趙煦的研發團隊,也是LIGO團隊的一員,感到與有榮焉。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趙煦今天晚間接受電話採訪指出,去年2月LIGO首度發表偵測到重力波,震撼學術界。當時LIGO認為最有貢獻的有3位,其中美國學者魏斯(Rainer Weiss)、索恩(Kip Thorne)2人與今天公布的諾貝爾獎得主重疊,第3位則是德瑞佛(Ronald Drever)。

可惜的是,德瑞佛於今年3月去世,諾貝爾獎慣例不頒給已去世的學者。趙煦表示,LIGO於去年2月發表關鍵成果,諾貝爾獎提名是1月底截止,如果能早一點,或許德瑞佛就能趕上去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相當可惜。

趙煦表示,取代德瑞佛獲得諾貝爾獎的巴利許(Barry C. Barish),曾是LIGO的領導者,成功爭取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長期經費挹注,在領導和團隊管理上有很大的貢獻。

趙煦團隊參與LIGO研究,主要負責研發高靈敏度的雷射反射鏡鍍膜,降低熱擾動雜訊、提高重力波觀測儀的靈敏度,更快、更準確地捕捉到「宇宙的聲音」重力波。他今天受訪時謙虛地說,發現重力波的論文有1015 個共同作者,他們只是其中的5個人,貢獻遠不如3位諾貝爾得主。

趙煦多次與魏斯、索恩互動,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兩位知名學者十分謙和有禮,很誠懇、直接,總是就事論事地講科學,且不論在演講場合或私下對話,都將成就歸功於整體LIGO團隊。

趙煦說,重力波的研究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未來要發展成「重力波天文學」。魏斯、索恩也不滿足於成功偵測到重力波,十分關心技術發展進度,希望5年內將偵測器的靈敏度提高3倍,觀測體積提高30倍。

另外趙煦也提到,索恩退休後,曾擔任電影「星際效應」的製片人,要求片中所有科學情節都要符合現實。後來電影大賣座,引發許多科學討論,索恩也正籌畫另一部新電影。

魏斯也曾跟趙煦聊到,科學研究光有「好點子」不夠,還要有說服別人支持的能力,才能成就「大科學」。趙煦認為,這個論點很值得研究人員借鏡。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