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2日揭曉,德國學者韋斯、美國學者巴瑞許、美國學者索恩「對於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LIGO)以及重力波(gravitational waves)觀測做出決定性的貢獻,抱回殊榮。
9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300萬元)的獎金由韋斯 (Rainer Weiss)獲得一半,另一半由巴瑞許(Barry C. Barish)和索恩(Kip S. Thorne)均分。2016年年獎落3位英美雙重國籍的科學家杜列斯(David Thouless)、哈爾丹(Duncan Haldane)和科斯特利茲(Michael Kosterlitz),得獎原因是「揭露奇異物質的奧秘」。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資訊,自1901至2016年,諾貝爾物理獎已頒發110次,加上3日的頒獎則總計111次;而在歷屆得主中,只有2位女性,分別是1903年的居禮夫人(Marie Curie)及1963年的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最年輕得主是1915年布萊格(Lawrence Bragg),當時他才25歲,與父親一起獲獎;最年長得主則是戴維斯(Raymond Davis Jr.),2002年以高齡88歲獲獎。
另外,美國物理學家巴丁(John Bardeen)是唯一獲得諾貝爾物理獎2次的得主;加上3日揭曉的3人,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人數共206人,而在此之前,該獎項得主的平均年齡為5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