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將成為21世紀初地緣政治競爭的重頭戲,而這場競爭的方方面面都將牽涉兩國的科學技術實力。美國政壇上下都對美中在科技領域的競賽感到擔憂,許多美國人擔心中國在人工智慧和5G通訊等前沿科技領域已經超越了美國。「中國已經竊奪先機,目前在5G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時任美國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前不久在司法部一次關於中國的會議上發表主旨演講時這樣表示。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警告稱,在人工智慧領域,中國「有望在未來10年超越美國」。
所謂中國在人工智慧和5G領域佔據優勢的觀點,暴露出對科技的認知欠缺,而這種欠缺極易造成誤判和政策錯誤。要平衡好經濟和國家安全之間的關係,就需要對特定技術有深入了解,而這不僅代表要掌握最新的科技發展情況,還要從根本上了解基本面變化將如何影響這些技術的演變。我們認為,對美國來說,最有效的政策手段是既保持對中國開放,也要嚴格管控某些技術帶來的風險。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先從人工智慧(AI)談起。在這方面,不合時宜的類比導致了政策上的方向性錯誤。哈佛大學的艾利森教授將中國比作「21世紀的沙烏地,擁有新世紀最寶貴的商品」:數據。這個時髦的比喻是指中國龐大的數據源(採自10多億人口,且隱私保護極為有限)賦予中國的巨大優勢。這種觀點認為,中國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因為能在更大的數據集上進行訓練,因此無論從進化的速度還是強度來看,都比美國的機器學習算法更勝一籌。
這些評判犯了兩個基本錯誤。首先,此數據非彼數據。機器學習仰仗的是專門的數據集,而不是堆積如山的無差別數據點。另一方面,這種觀點忽視了收益遞減規律:無限制地追加數據並不會導致實驗結果無限改善,反而可能削弱其表現。就很多AI任務而言,機器模擬往往比堆積如山的數據更有效。
每當談起要阻止中國獲得哪些AI功能時,人們常常會想到某種特定設備或程式,就像電影《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中無所不能的計算機HAL一樣。但事實上,人工智慧是應用於不同任務的各種程式。幾乎所有人工智慧研究都是公開的,由全球研究人員共同進行。只有極少數用於特殊安全任務的應用程式需要保密,並受出口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