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駕駛解放軍最新戰機米格21(殲7)戰鬥機投奔到台灣的飛行員孫天勤日前在台病逝。孫天勤被台灣各界稱為「反共義士」,他的告別式星期六在台北舉行,台灣國防部長馮世寬與空軍司令沈一鳴登親自到場獻花致敬,告別式現場也放置了台灣總統蔡英文頒發的旌忠狀。當年孫天勤駕駛米格21戰鬥機於遼寧大連起飛,降落在韓國首爾機場,並在重兵保護之下,於1983年8月24日飛抵台灣,當時台灣的參謀總長郝柏村與總政戰部主任許歷農將軍都親自到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迎接,當時台灣著名的反共愛國藝人鄧麗君,也邀請孫天勤參加她的演唱會,孫天勤的告別式上還特別播放了鄧麗君的歌曲。孫天勤的逝世是不是像徵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台灣的「反共義士」是否已隨小鄧的歌聲走入歷史?《海峽論談》邀請「民國憲政派」發起人王雪笠與兩岸和平互信研究協會執行長李華球深入分析。
台灣軍事專家、兩岸和平互信研究協會執行長李華球在《海峽論談》節目中詳細介紹了孫天勤的生平事蹟與心路歷程:「孫天勤在1983年駕機先到達韓國,然後飛抵台灣。台灣政府當時對孫天勤所知道的解放軍先進戰機的機密甚為重視。該架戰機在韓國及美軍的詳細檢查後交還中國,但這也讓米格21(殲7)戰機的機密資料終於讓西方民主國家了解。也因此孫天勤的七千兩黃金的獎金是所有反共義士中最多的。」
李華球說:「孫天勤生前曾經講過,他之所以會這麼做,第一個是他的父親在文革時期受到迫害,他自己也因為文革被下放到鄉下勞改,基於這樣的原因讓他覺得待在共產國家並沒有太大的意思,因此他有意想到台灣來。第二個他說,他之所以飛米格21(殲7)這個飛機到台灣來,他不是為了要升官,也不是為了要發財,更不是要改變他的生活,而是他嚮往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第三個,他到台灣之後可以讓自己在飛行空軍的領域找到自己的快樂。因為他認為如果他一直停留在中國大陸是做不到的。」
李華球表示:「孫天勤在那個年代到台灣來,我們都稱他為『反共義士』。『反共義士』這個名詞在台灣確實能夠引起許多台灣民眾的振奮。不過到了現在2017年,經過這幾十年兩岸情勢的變化,已經沒有『反共義士』了。在1989年『反共義士』駕機來台之後就沒有發生過了。對現在在台灣的年輕人來講,很多人不知道什麼叫『反共義士』。所以我認為兩岸關係到現在這樣一個階段,『反共義士』已經走入歷史。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是,如何在和平的發展當中找到兩岸的定位,才是最重要的。」
當年「反共義士投奔自由到台灣」的這段歷史,隨著孫天勤的逝世,可以說是為一個悲情的年代畫上了句點,畢竟當年許多的反共義士拋家棄子投奔台灣雖然拿到了不少獎金,但是許多人的晚景其實並不是太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