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北部戰事近來大幅升高,宗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攻城略地,數萬名亞茲迪(Yazidi)教派信徒遭到迫害,甚至面臨族群滅絕的危機,這個以往罕為人知的教派成為國際焦點,美國政府已展開空投救援行動。
在種族和語言方面,亞茲迪教徒其實就是庫德族(Kurds),然而一般庫德族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Sunni),亞茲迪教徒則自成一格,習俗也與其他庫德族大不相同,也因此被遜尼派阿拉伯人的伊斯蘭國視為異端,必欲去之而後快。
在地域上,亞茲迪教徒聚居於伊拉克北部的尼尼微省(Nineveh),由於近代歷經多次大遷徙,因此人數眾說紛紜,從7萬到50萬都有。此外也有不少亞茲迪教徒出走歐洲,在德國約有4萬人。
亞茲迪教徒的信仰淵源古老,深受西元前6世紀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祆教、拜火教)影響,同時也融匯許多中東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與自然崇拜的成分,相當特殊。
亞茲迪信仰屬於一神教,崇奉「上帝」(Yezdan),開天闢地之初,上帝先從自己的「光明」(Ronahî)創造出「孔雀天使」(Melek Taus),然後再創造出6位天使長,後者為上帝獻上世間的塵與土,讓上帝形塑「亞當」的身體,再以呼氣賦予生命,這就是人類的始祖。
上帝曾經要7位天使向亞當俯首稱臣,只有孔雀天使拒絕,上帝因此賜予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指定他做為祂在世間的代言人,因此亞茲迪教徒特別崇拜孔雀天使。
值得注意的是,《古蘭經》也有一一段類似的「拒絕俯首」故事,然而主角卻是撒旦(Shaytan)。因此在許多穆斯林眼中,亞茲迪教徒是撒旦的信徒,這也是兩個教派歷來衝突不斷的主因之一。
拉利許的亞茲迪聖地(維基百科)
亞茲迪教徒每天要祈禱5次,與穆斯林相同,不過方向是朝向太陽。其聖地是摩蘇爾(Mosul)北部小山村拉利許(Lalish),穆薩菲教長(Sheikh Adi ibn Musafir)的陵墓,教徒一生至少要去朝覲一次。
亞茲迪教徒極度重視純淨(purity),表現在生活的每一個面向;他們社會階級分明,奉行嚴格的内婚制(endogamy),3個不同階級禁止通婚,違者可以處死。此外亞茲迪教徒也儘量避免與非我族類接觸,以防遭到「汙染」。
在歷史上,亞茲迪教徒因為背負「撒旦信徒」的汙名,屢屢遭到穆斯林迫害。從18世紀到19世紀前半葉,伊拉克與敘利亞的亞茲迪教徒生靈塗炭,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與庫德族穆斯林大開殺戒,他們幾度被逼到滅絕邊緣。由近期伊拉克的情勢看來,這個獨特且古老的教派,噩運尚未結束。
為躲避伊斯蘭國挑起的戰火,許多亞茲迪教徒只能踏上逃亡之路。(美聯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