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王彥喬/北京報導
中共十九大於18日上午開幕,由總書記習近平做出接下來5年的工作報告後,在人大19日上午的「中央金融系統代表團」 討論會上,現為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表示,中國以「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政策」為雙支柱,逐步以數量調控轉向價格調控,創新工具,增加利率調控能力,著力建設金融宏觀審慎的方法。
習近平在十九大的治國報告發布後,接下來,在人民大會堂將進行為期6天的各分論壇討論,包括各省市的重點議題及中央金融、國家機關系統的分論壇。討論內容將圍繞習近平開幕式的綱領內容。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上表示,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汰劣。
此外,習近平也提到,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健全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經濟政策協調機制。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易綱:價格穩定不等於金融穩定
現為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的易綱,被外界認為是即將接任有意退休的央行行長周小川的位子,易綱在人民大會堂內19日召開的「中央金融系統代表團」討論會上,針對十九大綱領表示,中國以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政策為雙支柱,他表示,央行過去是以貨幣政策為核心,以穩定物價為目標,認為對治理與防止通貨膨脹有作用,然而,價格穩定不等於金融穩定,次貸危機發生後,產品價格上漲,風險加劇,市場問題複雜,問題也互相傳染。
因此,光有貨幣政策以控制物價穩定是不夠的,他表示,有些系統性的金融問題是金融順週期的波動與大勢上的傳染造成,宏觀審視就是對此對症下藥的作法,在實踐中,要健全宏觀審慎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雙支柱」,中國是兩者結合的,一直在探索。
「審慎管理跨境資本、房地產」
易綱說,中國逐步以數量調控轉向價格調控,創新工具,增加利率調控能力,著力建設金融宏觀審慎的方法,具體內容是,在2011年,正式引入了調整機制,金融機構有多大本錢作多大事業,向有多少資本金看齊。
2016年也進行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 MPA),從7個方面對金融機構提出約束要求,包括特別注重跨境的資本流動,加強房地產市場的審慎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