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正就強迫勞動、不當得利、監督疏忽、故意造成情緒困擾等方面,尋求跨國公司賠償。一名只有11歲的原告指出,當初在馬利招募童工的仲介聲稱每月會有2萬5000非洲法郎(約新台幣1300元)收入,但他工作了兩年卻沒有得到任何報酬,經常在沒有防護設備的狀況下使用殺蟲劑和除草劑。
另一名原告指出,他在2009年至2011年之間遭到強迫勞動,從未在收成後拿到報酬,他說工作過程相當危險,數次被彎刀砍中,在手臂留下怵目驚心的傷痕。
原告的律師團隊指出,他們發現孩子經常使用大彎刀、化學藥品以達成農場主管下達的危險任務,這些虐童行為不僅在道義上令人作嘔,還表示「人道主義災難」正在象牙海岸上演,這些兒童永遠不能翻轉貧窮,還遭遇長期精神折磨和身體創傷。
根絕童工問題一拖再拖 巧克力大廠明知故犯?
根據法院呈件,被告合作的可可供應商所提供的價格,比僱用成年工人並提供適當防護設備的廠商供價更低。由此合理推斷並指控,這些巧克力大廠儘管不是可可農場的擁有者,但仍在知悉童工困境的情況下,從非法奴役童工當中獲利。
此外根據巧克力大廠2001年簽訂的「哈金安格議定書」(Harkin-Engel Protocol),最初它們承諾2005年前根絕剝削童工與兒童販運問題。但至今我們在可可農場,還是可以看見童工的身影。所有被告所屬的行業機構「世界可可基金會」(The World Cocoa Foundation)已經把消除童工問題的目標期限延到2025年。
國際權利倡導者的律師團認為,被告做為開發象牙海岸可可生產鏈的主要參與者,他們對童工受到的系統性傷害應該知情。該組織目前正根據《外國人侵權法》(Alien Tort Statute)對雀巢和嘉吉提出另外一項訴訟。
對於童工訴訟案,嘉吉在聲明中說:「我們已經知道控訴內容,雖然我們現在無法對此案的細節發表評論,但(公司希望)加強消除可可生產鏈當中的童工勞動問題。孩子們應該去上學,應享有安全的生活條件並獲得良好的營養。」百樂嘉利寶指出,將根據「世界可可基金會」對「哈金安格議定書」的承諾,於2025年之前消除供應鏈中使用童工的問題。
雀巢表示,該訴訟「並未促進終止可可行業利用童工的共同目標」,並補充說:「雀巢有明確的政策反對使用童工,並且堅決根絕。我們仍然致力於打擊可可供應鏈中使用童工的問題,並通過雀巢可可計劃的相關合作,努力解決其根本窠臼。」奧蘭發言人說,該公司對供應鏈中存在強迫或奴役勞工的狀況「零容忍」,「如果發現有類似狀況,將立即採取行動,包括通知有關當局。」
瑪氏、好時、億滋均未對此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