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王彥喬/北京報導
中國大陸有2.65億在校學生,加上幼稚園人數,達3億5000萬人,這是個比美國總人口還多的數字,光是「全面受教」就有諸多挑戰,現更同時要解決城鄉教育不均、學生壓力過大、總體向職業教育轉化等各層次的嚴峻問題。中國教育部黨組書記及部長陳寶生22日在中共十九大期間表示,中國教育已從「全面建構」到「內部裝修」,從追求「有」到追「質量」階段。諸位學校老師則現身說法,坦言中國學生的「功利」現象問題突出,需更好地往習近平的「工匠精神」教育邁進。
根據中國教育部資料,教育總投入佔GDP的4%,歷來最高。中國有51.2萬所學校,2.65億在校生,教育規模居世界首位。2016年的小學淨入學率有99.9%,9年義務教育的鞏固率為93.4%,比2012年高出了1.6%,普及程度超過高收入國家水平,高中階段的毛入學為42.7%,比2012年提高12.7%,就連殘疾學生的就學率也高達90%。
「沒有一個孩子因家庭困難而輟學的目標基本實現」
教育部黨組書記及部長陳寶生表示,中國的教育發生了全方位變化及系統性的提升,他形容,中國教育的「個子大了壯了,顏值高了,排位靠前了」。即每年總學生加上幼兒園的總學生人數,就達3億5000萬人,光是學生數量就是比美國總人口還多的數字,且教育結構的調整有進展,佈局顧及地區的巨大差異,公平方面有了進展,質量上提高了,人力資源的培養能力也提高了。
他說,5年來,中國堅持「一個都不能少」原則,加強對農村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投入。這5年,沒有一個孩子因家庭困難而輟學的目標基本實現,這也是了不起的成就,90%以上的殘疾兒童享有了受教育的機會,農民工進城工作的隨遷子女,過去困於戶籍制度就學困難,現在有30個省份的80%以上孩子,在流入地公辦學校就學,2017年至今,農民工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的報名人數有15萬,是5年前的36.5倍。
中國教育整體進入中上行業水平,就學科來說,中國的大學已經進入世界一流水平,在世界大學排名中,位次整體往前大幅移動,他說,這是多年教育發展積累結果,但不意味教育已經能滿足民眾的需求。過去「想上學」,現在想「上好學」,這是教育中的矛盾表現形式。
教育轉型 從追求「有」到追求「質量」
義務教育階段,中國父母希望孩子上好學校,形成「擇校熱」與「低齡留學潮」,高中階段校育需求增加,高等教育則希望進入好的專業學習,總體來說,中國人對教育,面臨從追求「有」到追求「質量」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