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介民專文:作為依變項與自變項的中國

2021-02-20 05:50

? 人氣

筆者認為,中國的國力、國家能力、國族主義意識形態,都成為其進行國際干預的關鍵解釋變項。(資料照,AP)

筆者認為,中國的國力、國家能力、國族主義意識形態,都成為其進行國際干預的關鍵解釋變項。(資料照,AP)

關於「國家形成」的文獻可謂汗牛充棟,為何我們還需閱讀這本書?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從認同政治的角度來看,我作出的回答是:香港、台灣,都還在歷史地圖上尋找自己未來的位置。本書可以提供啟發性的思考資源。

莊嘉穎博士這本專論《建國與國際政治——近代中印泰主權國家建構比較史(1893-1952)》(下稱《建國與國際政治》),結合了國際關係、比較政治以及歷史研究,提出一個質疑既有對國家形成的解釋:是外力(外國干預)導致了一個虛弱(弱勢)政體最終成為一個主權民族國家,而不是過去一般認為的民族主義意識形態、抵抗殖民地的階級鬥爭、民族自決規範的力量,或是經濟發展的結果。

這個「反直觀」的命題充滿學術企圖心,當然也容易引發學術爭議。這正是本書精彩之處。

本書使用中國、印尼和泰國作為檢證的個案,中國是主要案例,印尼和泰國則是輔助案例。本書將此3個案例都放置在同一歷史時段中分析:1893-1952 年。關於案例選擇與歷史時間斷點的選擇,作者已經做了詳細的交代,我想進入本書的核心問題。

《建國與國際政治》的主要觀點

本書的主要論證是:一般認為的外國勢力干預一個弱勢國家,會造成該國的權力結構去中心或破碎化,因此導致無法建構現代型主權國家;但作者論證,外國勢力都必須考慮「進行干預的預期機會成本」,當所有外力都預期機會成本太高,而各個進行干預的國家又都處在某種「充分競爭」情勢下,就反而會促成該被干預之弱勢政體的國家形成,導致被干預國內部政治制度的成熟,包括權力集中化、對內之領土與人民的排他控制、對外自主性等等,此即主權國家的形成過程。

中國(清帝國末期到民國初期)、印尼(荷屬東印度)、泰國(暹羅)這3個「亞洲病夫」在帝國主義的長期夾擊下,不像世界上其他「第三世界」國家要到二戰後才紛紛進入解殖建國過程,卻竟然都在二戰結束不久後即完成「建國」,而且它們各自建國成功的力量不來自國內,而是來自外力干預的結果。這是本書最重要的謎題(puzzle)。

外力影響弱國的政治發展早已眾所周知,但本書論證,外力的某種干預模式,不但不會造成國家結構四分五裂,反而以主權國家形成為結局,這是本書賦予自身最主要的挑戰,因為「外來干預如何決定國家建構的方向與時序」, 需要細緻的歷史資料的佐證。因此,本書以4章歷史材料來處理中國案例。從社會科學的方法論角度來看,本書有幾個特色。

第一,國家形成之理論根源來自歐洲與美洲個案。此書嘗試在歐洲中心觀點之外,引入亞洲的視野。第二,本書採取了理性抉擇的理論, 「預期的機會成本」與「預期干預成本」,就是針對外力運作的一個核心解釋概念。第三,本書採取理性抉擇論,也使用制度論,我雖不認為本書採取「物質主義觀點」,但本書對意識形態、理念、集體主體認同等面向的解釋力,抱持著較為根本的懷疑態度。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