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 晚安/月亮 晚安/跳過月亮的牛 晚安......全世界的聲音 晚安」
這些句子你可能有點熟悉。小時候,你可能常常窩在爸媽懷裡,和他們一起對著這些事物說晚安,或者你可能是一位爸媽,每天和你的孩子一起向這些事物說晚安。
無論如何,今年是童書《月亮,晚安》(Goodnight Moon)出版七十周年,這意味著我們已經跨越世代,對著同一個月亮說了七十年的晚安。
這件事的指標性意義不僅體現在這個數字上,尤其重要的是,「在我們這樣的世代,有愈來愈多電視節目和DVD替代書本為孩子提供他們熟知的故事。」紐約莎拉.勞倫斯學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的文學系系主任米爾斯(Nicolaus Mills)如此說著。
在Daily Beast的一篇文章中,米爾斯解析了這本經典童書,不論在過去或現在都如此具獨特地位的原因。
《月亮,晚安》在1947年的時候初出版,由童書作家瑪格麗特.懷茲.布朗(Margaret Wise Brown)撰文,克雷門.赫德(Clement Hurd)作畫,至今已銷售四千八百萬本。
《月亮,晚安》和一般童書不同,沒有明顯的情節,也沒有發展出任何角色故事,僅僅只有一隻小兔子在睡前反覆地對房間裡的所有事物道晚安。
但是這本書的精神就在於「讓孩子為自己的世界賦予意義」。
米爾斯認為,布朗為這本書注入這樣的信念其來有自。他指出,布朗在1930年代時受到紐約班克街兒童學校(Bank Street School for Children)創辦人露西.史普拉格.米雪兒(Lucy Sprague Mitchell)的理念影響,而米雪兒的理念更直接來自對現代兒童教育具有重大影響的教育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
杜威主張教育本身不具目的性,不應附庸為父母或教師的目的,因此也不應「為了養成社會效率而抹殺兒童青年的天性」。兒童應以「經驗」為學習的中心,而經驗是「『主動而又被動的』事情,本來不是『認識的』事情」。
米雪兒延伸了這樣的概念。她認為,孩童會為他們第一手認識的事物著迷,而空想出來的事物會讓他們分心。
「只有眼光盲目的成年人會認為熟悉的事物不有趣。」她在1921年出版的《此時此刻故事書》(Here and Now Story Book,暫譯)引言中說,「為了娛樂孩童,而給他們奇異、古怪、不現實的事物,這就是這種成年人的盲目造成的不幸結果。在孩童確實對尋常事物習以為常之前,他們是不會對不尋常的事物感到新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