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敘利亞難民之後,臺灣近來關於羅興亞人(Rohingya People)受到緬甸軍方迫害出亡孟加拉的新聞日益增加,緬甸亦引起國際社會對其非人道衝突有諸多撻伐。筆者身為中學歷史教師,曾陪伴學生前往緬甸華校辦理營隊,試圖理性探究此議題的爭點。
有別於媒體上的「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筆者認為羅興亞人至少包括「居住在若開邦(Rakhine State)的部分穆斯林」以及「孟加拉的非法移民」兩個類別的合稱,因為這一群穆斯林的某些利益與緬甸政府產生衝突,導致爭議連續發生。
「羅興亞」溯源
根據資料顯示,英國於1824年人口普查的報告中並未出現「羅興亞」這個詞語。但在1891至1911年的20年間,在緬甸的穆斯林增加了12餘萬人。緬甸歷史學家更指出,緬甸歷史在1950年代前從未出現過「羅興亞」一詞,這個詞是由孟加拉後裔在殖民地時代遷徙到阿拉干(Arakan)地區(若開邦北部)時所創的。
由於羅興亞因非為緬甸既有民族(其最早為英國殖民印度時期鼓勵孟加拉等地移入的穆斯林),不列為緬甸憲法明定的少數民族,因此在緬甸並無「羅興亞族」這個說法。媒體、評論家很常使用「羅興亞族」一詞指稱這群穆斯林,一來其非為緬甸憲法所承認的「族」,二來緬甸政府於2014年3月底已全面要求媒體與出版業禁用「羅興亞」一詞。
羅興亞議題並不是單純的宗教衝突
眾所皆知,緬甸是個虔誠的佛國。或許將羅興亞議題直接歸因於上座部佛教與伊斯蘭教的衝突,能夠快速吸引閱聽人的目光。然而,這何嘗不是讓穆斯林再次的被誤解,營造出有「穆斯林常與其他宗教信仰發生衝突」的刻板印象?事實上,在洛開邦除了羅興亞人以外,還有至少兩支穆斯林(Kaman以及Myedu)與佛教徒和平共處。
羅興亞議題,隱藏在難民潮以及人道譴責背後的是羅興亞人希望成為公民、法定少數民族,甚至得以擁有一邦之地進行自治的議題。
媒體的羅興亞謬誤
臺灣媒體時常翻譯CNN與BBC外電新聞,難免在切入時便帶有特定立場,以下僅舉近月來的幾個例子做知識澄清。
2017年8月份的〈佛教極端主義興起!緬甸佛教徒恐清洗穆斯林〉一文,筆者認為以信仰評斷羅興亞議題可說相當不公允。除了羅興亞人這些穆斯林以外,緬甸與Kaman以及Myedu這兩支穆斯林為和平共處的狀態。
2017年10月17日的蘋果頭條〈《蘋果》前進洛興雅 73萬難民悲慘逃屠殺〉一文,對於羅興亞人的介紹更是錯誤百出。第一、羅興亞人的語言是孟加拉語,並不是什麼「羅興亞語」;第二、羅興亞人既然是穆斯林,那他們的信仰只會是伊斯蘭教,不會有印度教;第三、「15世紀起阿拉伯人或土耳其人移居若開邦」只能證明若開邦從15世紀開始有穆斯林移居,而這些穆斯林是否是羅興亞人仍有待更縝密的專業推敲;第四、緬甸最近一次的全國人口普查時間是2014年,政府當時並未把非法定少數民族的羅興亞人列入計算,種族人口比例的2%從何得來?
近年的教育現場總動不動把國際觀三個字掛在嘴邊,但我們卻無法清楚認知每一個國際議題,反而時常迷失在人道主義之中。教育現場常希望「學生有國際觀」,但學生到國外學習後回來分享的「他國」,往往僅剩吃喝玩樂的快樂回憶。在同情緬甸與孟加拉邊境的羅興亞悲劇之餘,我們更該思考如何正確抽絲剝繭理解國際議題,才能在一片撻伐聲中理解問題的因果關係,心懷國際。
*作者為高中歷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