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盟友合作也是拜登政府在對外政策上的主基調。拜登在訪問五角大樓時說,要確保美國在未來與中國的競爭中取勝,需要整個政府的努力、國會兩黨的合作以及強大的聯盟和夥伴關係。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美國將試圖構建「一致的聲音」(chorus of voices)應對中國。國防部長奧斯丁也表示,美國在評估全球軍力態勢時將諮詢盟友與夥伴。
拜登在與日本首相菅義偉通話時重申了美日同盟關係以及美國對日本的防衛承諾。美韓之間就軍費分攤問題據報導也接近達成一致,有助於促進美韓同盟關係。兩國的軍費分攤協議在2019年底到期,但因川普政府要求韓國分攤更多費用,雙方一直未能達成協議。
他說:「我覺得,可以看到美國在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等地增加輪換的軍事存在。我預計,我們將看到在那個地區與盟友和夥伴接觸的新方式,也許可以看到更頻繁的、但規模可能更小的與菲律賓和印度之間的演習,也可能會與馬來西亞和印尼展開演習。」
蘭德公司的何天睦認為,美國的亞洲盟友對拜登政府釋放出的加強合作的信號大體上是歡迎的,但他們在多大程度上會顯著改變政策還不確定。
他說:「實力較弱的比如菲律賓和泰國看起來正在作出調整以適應中國崛起的現實。但是像日本這樣的強國可能會歡迎更緊密的合作來阻止潛在的中國侵略。韓國的做法則是混合的,他一方面似乎重視美國的安全聯盟但也認識到對華關係的重要性。首爾也許會選擇適度增加與美國的合作,但同時也會在美中之間尋求平衡。我預計許多亞洲國家也會採取這種策略。」
軍事部署
除了中國和印太,拜登政府也重視對北約和傳統歐洲盟友的承諾,以應對俄羅斯威脅。美聯社報導說,拜登政府在重新考慮全球軍力部署的時候或面臨一個難題,也就是如何在不從長期存在的中東威脅中撤出的情況下,更多關注中俄,並且在軍費預算可能減少的情況下做出調整。
美聯社的報導認為,拜登政府可能會支持將較小規模的軍事力量以較短週期的輪換方式部署到非傳統目的地。報導指出,奧斯丁防長在參議院確認聽證會中也表示,美軍毫無疑問「需要在印太地區建立一個適應性更強和更分散的力量態勢,以應對中國的反干預能力。」
何天睦說,奧斯丁所指就是讓美軍發展能力,使其能在越來越多的基地和地點,以不斷變化和不可預測的部隊規模進行作戰。其目的是對中國的軍事防務規劃形成更大的挑戰,確保美軍作戰時的靈活性。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協調員坎博(Kurt Campbell)和中國事務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今年1月曾在《外交事務》網站上聯合撰文提出,美國在保持前沿部署的同時,可再在東南亞和印度洋地區分散部署軍事力量。他們認為,這樣可以減少美國對少數幾個東亞基地的依存度。
他們還認為,華盛頓應當優先通過成本較低的非對稱能力的部署來威懾北京,並且幫助印太地區國家發展他們自身的非對稱能力,並且鼓勵地區國家之間的軍事和情報合作,與美國形成輪轂和輻條式的地區盟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