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君說:10月26日下午,北京發佈重污染黃色預警,北京空氣品質指數超過200,已達重度污染水準,目前重霧霾仍在持續。
重霧霾來襲,除了壓抑、憤怒和無力,你還需要警惕「霧霾抑鬱症」。
「霧霾抑鬱症」,並不是說在霧霾中的大多數人真的得了心理疾病,而是產生了抑鬱情緒。
需要提醒的是,「霧霾抑鬱症」若是反復發生,長期壓抑之下,最終患上醫學意義上的抑鬱症風險會飆升。
中國一個大型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大約有17.5%的中國人,可能被診斷為有某一種心理疾病。當遇到重霧霾天氣,這些人會產生各種不同的心理反應。 也就是說,在北京,將近400萬人有成為「霧霾病人」的高風險。
重霧霾天裡,簡直無處可逃。關閉門窗,五台淨化器全速運行,霧霾少了,但也有被飆升的二氧化碳悶壞的風險。
冬季重霧霾形成一個荒誕的局面:開窗毒死你,關窗悶死你……
西洋君還關注:空氣污染對心理會有影響嗎?相比起空氣品質對生理健康(呼吸系統、心臟)的影響,空氣污染對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遲來了近三十年,但研究結果還出來了:
「在過去的十年中,研究者發現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地區,兒童的認知能力會受損,而成年人的認知能力會下降。空氣品質還可能會影響抑鬱。」——APA(美國心理協會)2012年7月刊
這個綜合的結論,囊括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發現。例如位於高緯度地區的瑞典,他們實施的全民登記政策,讓研究者Anna Oudin方便地找到了空氣污染與兒童和青少年精神類藥物用量之間的關係。
研究發現,隨著空氣中二氧化碳、PM10和PM2.5 的含量增加,精神類藥物用量也在明顯增加。這些藥物的療效,涵蓋了很大範圍,從睡眠障礙、鎮靜類藥物到抗精神病藥物。
人人都需要呼吸,重霧霾籠罩的城市,從生理到心理讓人全面窒息。
悲哀的是,你能逃到哪裡?!
霧霾對心理的影響,很大程度上來自焦慮感和恐懼感
很多人說,重霧霾的這幾天,感覺非常壓抑,有種窒息感,憤怒又無能為力。
這些反應,如今有了一個名詞叫「霧霾抑鬱症」,並不是在霧霾中的大多數人真的得了心理疾病,而是產生了抑鬱情緒。霧霾一來就低迷,霧霾一走也隨之松了口氣,不會長期(兩到三周)停留在抑鬱情緒中。
不過,越來越讓人感到焦慮和恐懼的一個事實是,霧霾真的可能成為我們的生活常態。以16年冬天為例,京津冀地區頻發霧霾,讓很多人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空氣品質報告。生活裡有一個自己無法控制的事件存在,長期或者有規律的出現,就成為了一個壓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