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礁公投連署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執政黨的因應策略卻是哽圖大內宣、威脅、摸頭……另一方面,中油建港工程依舊繼續進行,完全沒有解決這個爭議的誠意。
愛用臉書溫情喊話的小英總統更是寫下了:年輕朋友透過連署公投、討論公共政策,對台灣未來表達看法很棒的事,不過她期許,期許大家可以試著成為一名「更精鍊的改革者」,既保有價值理念,又能理解政治現實。
言談之間透露出小英5年來的治國理念與她的堅持和治國方略:
首先,改革要對政治有「現實感」。小英去年8月28日突然以總統行政命令宣布開放美國含萊克多巴胺豬與牛進口,當時的國際政治現實是美國總統大選,小英突如其來的開放,連蘇揆、農委會與立法院的眾綠委都是從小英口中說出之後才知情,這樣的政治決策,根本就是在向川普輸誠,連談判都沒有就主動放棄自家的防線。
讓全民共同承擔起吃萊豬的風噞。卻沒有告訴大家我們從川普政府手上換到了什麼?這就是小英所說的「也要能在各種利弊得失之間,來回做權衡」做出來的決策嗎?
請問:為何進口萊豬萊牛令一出,民眾馬上強烈反彈?推動萊豬公投之後,連署民眾快速飆升,原因何在?
小英沒有注意到民生的大影響與民眾的不安嗎?更何況美國大選最終的結果是拜登勝出,川普下台,國際政治現實又再掀開新頁,小英團隊卻還守著去年8月時的川普現實(當拜登團隊說出支持我國時,蘇揆還在唾面自乾地說,沒有選邊不選邊的問題。不敢向拜登團隊要求重啟萊豬談判,因為根本不知道要和誰談?要怎麼談?只好忍氣呑聲繼續要進口萊豬),不做即時與滾動式的國際政治現實調整,這真的是「精鍊的改革者」的表現嗎?
其次,小英表示:政府真的開始推動能源轉型,就會發現,現實確實是充滿了挑戰。2016年時小英推出的「廢核家園」政策,甚至開出2025的時間表,於是核四燃料棒硬是被送回美國,離岸風電則是如火如荼地建設起來,根本不管我們買到的風電比其他國家還要高出許多,反正就是硬是要轉綠能來取代核電。
可是小英又對台商與國內企業開出支票絕對不會缺電,問題是不缺電,既不靠核電,但是綠能卻無法全面接軌,只有不斷地靠著燃煤與燃氣來拚命發電。如今的三接建站工程不正是為了大潭電廠天然氣接收而設,勢在必行,可是卻碰上藻礁就在預定建站的計畫區內,兩者孰先孰後?或者如何雙贏?真的是挑戰連連!
在野時期,小英自己親筆寫下的「藻礁永存」理念與價值,就在當政時期小英團隊的溝通、權衡與創造多贏的思維下,被默默地「掩蓋」起來!要不是潘忠政老師等人堅持,這個維護藻礁的微弱聲音很可能就會被犧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