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富爆發財務危機,聯貸主辦行第一銀行不僅要若吞數十億元的逾放,更成為眾矢所的,董事長亦因此寶座難保。但對工程貸款有了解者即知,國防部呢?國防部不但像個沒事人,還大喊是「受害者」,政黨可以輪替,人事可以更迭,有無能力造艦的專業評估總該一以貫之吧?
慶富造船在2014年承攬國防部獵雷艦「國艦國造」計畫,在支持「國艦國造」的政策下,9家公股行庫一起承攬205億元的聯貸案,一銀則為主辦行。到違約出現時,已動撥154億元,占全部貸款的75%;業界預估聯貸銀行團最大損失約125億元,擔任主辦行的一銀因而成為指責目標。
外界時常看到某某計劃、某家企業,取得數十甚至數百億元的銀行貸款;金額高的貸款,因為基於風險分散原則,法令對單一貸款、單一企業有貸款比例上限,避免風險集中,因此時常是多家銀行聯貸。而拿到貸款並不是銀行就把這幾百億給貸款者,而是根據某些原則─例如計劃或工程進度,逐期撥款,外界熟知的建築融資,就是根據興建進度逐期撥款。而且整個過程銀行必須負責監控資金使用與流向的責任,不少貸款案都是「專款專戶專用」。
這次的事件,就是慶富拿到貸款後,卻不是使用在工程計劃上,而是挪作其它投資使用。身為聯貸主辦行,一銀對貸款撥款後的流向與使用未作好監管,當然逃不掉責任。
但在這件特殊的「國艦國造」計畫中,國防部該負的責任,恐怕還比銀行更高。
坦白說,造船已經是大部份銀行未涉及又缺乏專業的領域,造軍艦則更是完全的門外漢。既缺乏專業,就除了「形式」的監督外,沒有太多的實質監督能力。該是有專業監督能力者,大概只有國防部了。但國防部顯然又是失職嚴重─既缺乏金融專業、又未發揮軍武的專業監督。
例如,國防部讓慶富取得標案就能拿到79億元的預付款;雖然這是根據規定,預付款高亦對廠商動員施工有幫助,但國防部並未監督控管預付款的流向與使用,倒是完全推給銀行;但銀行那來專業監督?再如慶富在義大利施工的第一艘獵雷艦船殼,只要支付二億元就可,但卻能向軍方請領24億元,這種作法完全不符承攬政府的工程計劃,必須根據進度逐期請領撥款的作法。
國防部是無知?缺乏專業?還是「就是要對慶富好」?
當然,更別是在當年決標時,13名評選委員會來了8人,台船與慶豐各得到4票,最後以抽籤讓慶富得標;台船當時就指慶富並無能力承攬,如果此說為真,則連國防部的招標過程都該了解一番。
慶富案的結果是銀行團承受損失,政府單位(國防部)毫無責任、更乏作為的在一旁納涼,坦白說,其影響將是深遠而嚴重。未來政府要推的許多「大政策」都要銀行支持融資,但國內金融界對這些領域相對外行;當連公股銀行都發現政府只是拚命要其放款支持,卻不在專業上協助,甚至出事後,官僚單位躲得遠遠的,如果政府無法釐清並改進這些問題,要推動那些需要銀行支持的政策,恐怕都會事倍功半、甚至令難出門。
這個案例唯一的「正面教育」意義,應該是告訴那些熱衷官位、願意「無怨無悔」挺政府政策的公股行庫:注意了,最後的責任與損失自己是要擔下的。
公股行庫有這麼倒楣?早年省屬行庫最吃力的「業務」,就是應承省議員們的虛索,呆帳很大部份由此而來;沒想到廢省之後,「業務」從應付人到應付政策,日前立委高金素梅即強烈質疑,蔡英文總統為推動新南向,裁示要匡列35億美元的專案融資,協助邦交國和新南向國家的公共工程合作,這個台版「政府開發協助(ODA)」,由於ODA是由指定的金融機構提供優惠策略性貸款,萬一倒帳誰能負責?誰來解決?
看看蔡政府一系列推出的綠能、國艦國造、甚至新創、天使基金,全部都要銀行大力支持;民營銀行可將本求利、精打細算;但公股銀行能說「不」嗎?政府肯給他們獨立評估的空間嗎?請記得:「自己的貸款自己顧!」董事長職務再美,都抵消不了政策爆雷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