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許多政治人物搞錯行了,宋徽宗、李後主都是了不起的藝術家,根本不該從政,但是不幸生在帝王家,註定悲劇收場,又如許多政治人物像魏武帝曹操、中共毛澤東,其性格集軍人、詩人、流氓於一身,有多種面相,蓋棺難以定論,評斷一個歷史人物之難可見一斑。
但是雖然如此,我仍嘗試從史家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歸納出幾點通則,建立評論歷史上政治人物的標準:
一、避免泛道德主義:
評論政治人物最忌把人物簡化成好人、壞人,連孔子都不贊成把歷史人物簡化成好人、壞人,所以有人批評管仲品德問題時,孔子就不以為然 ,而且替管仲說話,又如許多人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把曹操說成萬惡不赦的奸臣,但是曹操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物,集政治、軍事、文學之才能於一身,研究曹操要從當時曹操面臨的時代背景及曹操的多重面貌切入,萬不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把曹操簡化成「壞人」。
又如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殺兄弟,逼父親讓位,在中國人的品德標準是站不住腳的,但是李世民的品德問題僅傷及李氏一家一姓,而李世民的功業締造了初唐盛世,其政績惠及天下百姓,甚至有功於世界文明,正因李世民不凡的政績,大家對李世民的私德問題也就曲予優容,或刻意淡化。
二、改朝換代後肯定可敬的對手:
中國史家常常客觀公正的讚美他們政治上的對手,這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優良傳統,司馬遷筆下的項羽、陳壽筆下的諸葛亮,都是可敬的對手,因為史家的目的在傳承人類高貴的精神價值,這種高貴的精神價值不因政治勢力的一時勝負而改變其標準,相反的以政治勢力抹黑對手是要被史家及讀者譴責的。
三、不以成敗論英雄:
歷史上很多英雄都是悲劇英雄,東西皆然。失敗英雄被人尊敬原因有二。
其一、一時的成敗跟日後對歷史文明的影響是兩回事,如孔子在現實政治上是失敗者,但是其學說影響人類文明至今不衰。
其二、悲劇英雄在人格上的吉光片羽受人尊敬而變成人類高貴情操的典範。如鄭成功的悲劇、鄭成功的遺憾,至今令人敬仰、追懷不已。
四、不能以今日之標準求諸古人:
古人身處一個與現代完全不同的社會,其作為應該以當時的社會條件與是非標準來衡量古人,如近年有人以法律的、法治社會的標準來批評孫中山先生,指責孫主導之護法戰爭,成立廣州政府之作為乃係目無法紀之叛亂行為 。
這就是以今非古的案例,當時袁世凱擁兵自重撕毀約法,各地軍頭盤據一方,形成國中之國,當時是一個無法無天的社會,孫中山的抗袁史稱二次革命。至於頒布《憲法》、《民法》、《刑法》等使國家進入法制化,是北伐統一,南京政府成立以後的事,而國家法治化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嚴格地說國家法治化工作到今天都尚未完成。以「不守法」來批評當時的孫中山先生,大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