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聲望在西安事變,到抗戰初期達到了高峰,到了抗戰末期,因為史迪威事件蔣美關係交惡,蔣在美國人的心目中的地位開始下降,到大陸易手,蔣在國際間的聲望跌入谷底,美國發表對中國白皮書,放棄蔣政權,甚至主張倒蔣者也大有在。
後來韓戰爆發,蔣美關係改善,但是蔣在盟邦以及西方學術界之地位一直沒有恢復,當時外人對蔣之批評:「獨裁、專制、不懂民主、法治、剛愎自用、任用私人,蔣的團體貪汙腐敗、無能,所以把大陸搞垮了。」
西方學術界一面倒地醜化蔣介石
西方人對蔣的希望與失望移情到毛澤東頭上,認為毛是土地改革者,毛是勞苦大眾的救星,但是後來韓戰爆發,毛搞文化大革命,西方人才發覺毛的專制、獨裁、殘暴、毛集團的腐化等等,所有當年加諸蔣的罪過,毛都比蔣嚴重十倍、百倍,西方人在瞠目不知所以之餘,蔣的聲望略有回升。
國共戰爭末期,中共以其文宣,包裝成民主、進步、土地改革者,爭取到不少美國政界及自由主義學者的同情,而把蔣歸類於獨裁、封建、落伍、腐敗的代表,蔣在西方已毫無地位可言,大陸淪陷後西方學術界幾乎一面倒的把蔣眨成丑角,影響西方人視聽的有著作有:
(一)伊薩克和《中國革命的悲劇》:該書初版於1938年,再版於1951年,作者為一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學者,對蔣極力醜化,該書無論作者的史觀、立論、資料來源都有問題,並非一嚴謹的學術著作,但在西方影響頗大。
(二)馬羅與《人類命運》:作者同樣是馬克思的信徒,同樣也是1位共產黨員,《人類命運》是小說,書中的蔣介石是個「不分是非的惡人」。該書曾經是暢銷書,對蔣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印象影響極大。
(三)畢克《2個不同的時代》:畢克是「自由主義」的新聞記者,由於對中國社會不瞭解,對中國政府愛之深、責之切,故用美國民主法制來責蔣政權。故《2個不同的時代》雖然是一本較有水準的書,但對蔣的評價也是負面的。
(四)史諾《西行漫記》:《西行漫記》極力吹捧毛澤東,把毛澤東描寫成土地改革者,勞苦大眾的代言人,促成了美國親共風潮,無形中眨仰了蔣的地位。
(五)席格雷夫的《宋氏王朝》:此書名氣大,影響力歷久不衰,在此不贅述。
(六)費正清的學術著作:費以西方漢學祭酒的地位,以學術理論來支持共產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並稱之謂「歷史之必然」,同時以雙重標準在評論蔣、毛,但是費的理論到中共文化大革命以後就覺得無法自圓其說 。
中國人對蔣介石的4大批評
至於中國人對蔣的批評,可以分為4大類:
(一)國民黨御用學者之著作:這些作品最大的問題是「溢美」、是「隱惡」,把蔣吹捧成世界偉人、民族救星。但對蔣殺陶成章乙事隱而不記。所以這種作品雖多,但是並無多少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