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在2009年左右,筆者隨同時任貿協董事長的王志剛,赴南京親歷首屆台灣名品交易會的盛況。猶記得會場設在市郊,坐在交通車上看到人潮如波浪般湧入場館,氣勢磅礡,心中也不禁為台商暗喜;這次筆者有機會採訪廈門第十屆文博會,兩相比較,台灣產品的人氣、競爭優勢和好奇問詢度,有如天壤之別,雖說南京和廈門不能類比,文博會與名品交易會性質也有異,但最大的差別還是在「時間」──時間經過,主客易位。
最引筆者注意之一是,廈門正以極大力度闢設青年創業園區,此前雖有聽聞,但實地感受又更有臨近性;根據廈門方面的資訊,迄今年1月底,廈門形成7個創新創業集聚區;其中眾創空間165個之中,有22個發展成有對台元素的青創服務平台,進駐台灣創業團隊超過400 個,創業和就業台青超過千人。
廈門為什麼能成為大陸唯一在海滄自貿區設立青創基地的城市?據觀察,大陸官方指向性希望對接台灣創業青年,政策支持相當明顯;一位在台灣南部產製品牌皮包的青年台商對筆者說,廈門是小三通很方便的據點,物流交通是他放棄在大陸其他一線城市,而遷就在廈門設立該品牌首座觀光工廠的主因。 換言之,這位年輕老闆擇定廈門為他大陸事業的出發點。
廈門還剛剛迎接金磚五國領導人在此召開高峰會。筆者走訪會場外,既感受到當地迎金磚起飛的經濟活力,卻也有些奇怪;怪的是,富麗堂皇的金磚場館,在會後竟如蚊子館般不得其門而入,連同筆者在內,一波波大陸民眾只能在場外快車道上與外景留影,既危險又混亂,充分曝露出公民水平的落差──踩在安全島草皮和高速的快車爭分奪秒搶拍照,難道當局沒有辦法從民眾角度去設計更易親近金磚的機制嗎?
這就是大陸,氣勢和大國的條件無話可說,但基層民眾的需求仍是放在最後考量,因為人太多了,如果一一滿足所有人的需要,這個國家可能寸步難行,所以捨小取大,犧牲部分人往往很常見。「人民」既是排山倒海的消費者,也是渺小游離的微生物。
回過頭來說青創。當台灣在創業和投資方面缺工、缺水、缺人才,什麼都缺的時候,來到廈門更感警醒;什麼時候開始,大陸客商竟然只對台灣書法家的作品感興趣,一個接一個捧著人民幣購買題字,其餘包括幾所台灣高校強調設計概念的場子,都幾乎門可羅雀;說真的,當台灣人能做的,大陸都能做得更好,台灣青年只好跨海到大陸專門圈出來的青創基地,實現創業夢。
有一句沒有說出口的隱憂是,當台灣空了,當我們的青創人才都在對岸受制於人時,對台灣社會將產生什麼變化?
台灣政府失職,迫使逐資源而居的青年創業者作必然的選擇,結果也會由全民共同承擔。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