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王如玄觀點:婦女節過後,We Care的職場性別平等呢?

2021-03-26 06:30

? 人氣

圖為阿富汗婦女參加國際婦女節慶祝大會(AP)

圖為阿富汗婦女參加國際婦女節慶祝大會(AP)

在21世紀第2個10年的2021年,聯合國婦女署將2021年婦女節主題定為「選擇挑戰」(Choose To Challenge)。其聲明指出,受到挑戰時,無論是個人、社會還是世界都會提高警覺。你可以「選擇挑戰性別歧視和不公平,可以選擇探尋和慶祝女性取得的成就」。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雖然,臺灣性別平等倡議成就在國際名列前茅,性別不平等指數居全球第6名;性別落差指數居全球第29名。值得觀察的是,性別落差指數進步主要原因在其中1項次指數「政治參與」,因女性總統任職年數增加、女性擔任國會議員人數增多所致,但檢視其他3項次指數「經濟參與和機會」、「教育程度」、「健康與生存」,僅是持平或極小微幅成長。

女性經濟賦權,始終是性別平等運動者最為關注的議題,亦是性別平等能否真正實現的核心指標。近年勞動力參與率、男女薪資差距等統計顯示略有改善,但上述「經濟參與和機會」之勞動力參與率女男比例於2013年、女男薪資公平性於2015年之後,即持平未進步。這意謂臺灣在職場性別平等領域,仍須努力。

促進職場性別平等,應從改變女性自在宅到職場的生命軸線開始。有一個驚人的沉默數字,代表著臺灣消失的隱形勞動力。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人力資源統計調查,自2016年女性非勞動力未參與勞動人數破500萬人,其後居高不下,去年疫情影響下高達503萬人,其中女性有253萬人因料理家務未參與勞動,是男性的48倍。另一方面,2019年未婚女性勞動力參與率約65%,但有配偶或同居者不到50%;離婚、分居或喪偶更是自2015年下降不及30%,特殊婚育女性生活雪上加霜,並且是職場友善措施常被忽略的一塊,政策必須更著力於此。

婚育一直是促進女性職場性別平等的障礙。「108年15至64歲婦女生活狀況調查」曾因生育(懷孕)離職有126萬多人,主要原因為「照顧未滿12歲兒童」及「準備生育(懷孕)」。另女性家庭照顧的蠟蠋兩頭燒始終不減,有配偶或同居伴侶婦女平均每日無酬照顧時間是其配偶或同居伴侶之3倍,家務及照顧未滿12歲兒童是主因。同時,女性不想生育最多原因是經濟負擔太重,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期滿未返回原事業單位者女性近3成6是家庭因素離開職場。家務勞動的性別刻板印象,讓女性難已進入職場,縱已進入職場卻不能有友善的環境,離開後也回不去。

改變女性職場不平等處境,除了社會傳統家務分工價值的觀念改變以外,女性自身權益覺醒及培力也很重要。在民間諸多企業設立女性組織決策參與機制,但有不少女性由於在傳統教育下缺乏自信或承擔過重家庭照顧責任而卻步不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