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自由真有什麼意義,就是告訴人們他們不想聽的!」喬治歐威爾「重返」BBC

2017-11-10 14:10

? 人氣

維泰克2014年去世後,他的遺孀接手這個項目,他們的養子理查德·布萊厄也全力支持。給名人塑像不難,繁瑣的是找到安置塑像的公共場所並申請許可。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BBC最終同意讓奧威爾「回家」。

BBC時政節目主持人安德魯·馬爾(Andrew Marr):「奧威爾對真理的信念直截了當、堅不可摧、令人膽顫。他始終在自我批評,也始終在要求讀者認真辨別真偽。在假新聞盛行的時代,現在真令人油然而升奧威爾時代之感。我認為他在敦促我們更勤力地去揭示,同時對批評持更開放的態度。」

典型英國人

奧威爾有一句話「……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把政治寫作變成一種藝術」。

奧威爾作品
《一九八四》和《動物農莊》是奧威爾的傳世傑作

這一點他做到了。

他政治上屬於左翼自由派,正統的英國社會主義者,反對共產黨,也反理論化。

他還是英國的獨立工黨黨員時就揚言「任何作家都不可能是某個政黨的忠實黨員」。

奧威爾是個典型英國人,熱愛鄉村,痛恨社會不公,同情窮苦大眾,直言不諱。但這種"英國範"不是上層精英式的,而屬於英國傳統中激進、變革的那一支。

他的寫作風格平實,生活儉樸,跟他筆下的普通民眾渾然一體,更接近狄更斯和現在的後現實主義。

他跟當時的「獲取型社會」(相當於現在的「消費型社會」)現實格格不入,伊頓公學畢業,但蔑視建制權貴。

這個「怪胎」1903年出生在印度,父親在英國鴉片局任職。他3歲時隨母親到英國。他對自己家庭的定位是「中產上層的下層」,不無譏諷,意思是「沒錢的中產上層」。

他憑獎學金進入貴族學校伊頓公學,在那裏開始顯露反叛特性。他的同學大部分進了劍橋大學,但他選擇去緬甸當警察 。在殖民地當警察,屬於帝國公務員體制裏的二等公民。

George Orwell statue
奧威爾1950年病故,享年46歲。

他在那裏當了5年差,1927年辭職,部分原因是實在無法忍受英國人在緬甸的傲慢、狹隘和冷漠。這些經歷和感受在他1935年出版的小說《緬甸歲月》中清晰可見。

回到英國,奧威爾開始長達4年的流浪,輾轉英國和歐洲大陸,在酒店餐廳洗碗、在碼頭當搬運工、在書店賣書,在學校當教師。他在伊頓公學形成的貴族口音和英國知識階層身份使他在底層謀生也多磨難。這段經歷加深了他對社會不公的切身體會,對權貴的憎恨。

這些經歷和感受在《巴黎與倫敦落魄記》(1933)書中有詳細記錄。

1927-1934年,他很可能稱自己是個人主義者,了解社會主義者對階級剝削的觀點,但那時他還不認為自己是社會主義者。那要到1935年。

落魄、磨難

1936年,反映下層工人生活狀況的紀實文學《通往威根碼頭之路》(The Road to Wigan Pier)發表。在書的最後一章,他公開聲明自己接受了社會主義信仰,同時對許多社會主義知識分子表達了輕蔑。那些人,他寫道,對「蘇維埃威力的迷思」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走火入魔,以至於喪失了對自由的關懷傳統,完全不了解勞動階層的本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