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代理縣長陳金德到任後第一件重要政令:研議退還105年度違規農舍多繳交的稅款,在地方上頗引起議論,多半認為是政治考量。陳金德派代宜蘭縣長原本就被認定是「備位候選人」,但令人想不通的是,這項措施若付諸實施,對選票能有什麼助益?
宜蘭縣「農舍變豪宅」情形氾濫,飽受批評,宜蘭縣政府在去年5月起,針對農地未做農業使用部分的農舍,加徵一至三倍房屋稅,可是這項措施卻褒貶不一。今年2月,原宜蘭縣長林聰賢入閣擔任農委會主委,當時派任的代理縣長吳澤成宣布,基於合乎課稅精神,決定「土地歸土地、房屋歸房屋」,房屋稅取消加價,恢復正常課徵。本(11)月初,吳澤成入閣,行政院派陳金德代理宜蘭縣長,一般咸信,陳金德是來「蹲點」的,明年必將是民進黨縣長候選人。
問題在於,退還這項「不當課稅」,對選票能有多少正面助益?
先看一則寓言,出自劉伯溫的寓言集《郁離子》:
公儀休對對魯穆公說:「國君知道菜農整理菜圃的道理嗎?肥沃土壤、平整菜畦、改良通風,經常疏通排水,然後才開始種菜。
「根據菜圃的地形高低乾溼情況,選擇不同的作物,絕不違背農時。蔬菜一定要等它成熟之後才來採摘,而且只採摘生長繁茂的,並照顧生長不佳的,更絕對不可以傷害它的根。
「採摘之後就要灌溉,讓菜圃能夠繼續生產。如此則廚房裏的食物日漸充足,而菜圃裏卻不虞缺乏。
「如今,國君的手下官吏毫無節制地向老百姓索取,而且只知道索取卻不知道培育,他們生產的還不到納入官府的一半。國君的「菜圃」已經匱乏了,我私下為您擔憂啊。」
劉伯溫借公儀休的口,用種菜來比喻施政。寓言中,公儀休的話有4個重點:
1.想要收成(稅收)好,必須提供「蔬菜」(百業)良好的生長環境;
2.只採摘長得好的,並照顧長得不好的(賺錢多的多繳稅);
3.採摘完就要灌溉,才能源源不絕(人民繳了稅,政府要提供良好的投資、就業環境,才能保持稅源不絕);
4.課重稅是殺雞取卵,國家危矣。
由這個寓言聯想到《論語》裡孔子說「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那是孔子教訓樊遲(72賢之一)的對話,孔子的意思,簡單說:政府依法行事,人民就會敬業;政府行事得宜,人民就不會不服;政府講信用,人民就會真情相待。把握幾個原則,人民自然歸心,何必問「怎麼種菜」這種技術性問題。
以之對照「違規農舍加徵房屋稅」的問題:
一、政府沒有提供從事農業的良好環境,農民才會將他們視為命根的土地賣給建商/有錢人去蓋豪華農舍。而違規農舍氾濫的問題,不只是減少了耕地而已,也不只是建商炒作的「土地正義」問題,是促發了擁有土地的農民的見獵心喜心理,直接導致農民無心務農。這正是孔子所說:政府「無禮」,人民就不敬業,而農民無心務農——那就是國安層次的問題了。
二、宜蘭縣政府對違規農舍加徵房屋稅,不只是逾越稅法的問題而已,用膚淺思考是「讓蓋豪宅農舍的人多繳稅」,但事實上老百姓看到的是「有錢人就可以蓋,他們只需要多繳一點錢給政府就『合法』了」。這是孔子說的:政府「不義」,人民就不服。
三、先加徵稅、再停徵稅、再退稅,這是孔子說的:政府「不信」,人民就不會真情相待。也是前文提出「對選票能有什麼助益?」疑問的原因。
然後再來看劉伯溫,他寫得出如此寓言,顯然他對種菜非常瞭解,也就是說,劉伯溫不只是臨敵對陣神機妙算而已,他對人民生活有深刻的認識,所以他可以是一位行政人才。以此建議民進黨搞選舉對策的高層人士,不要只顧得「派誰去可以打贏選戰」,如果那位候選人贏了選戰,他就是往後四年的行政首長,他若不懂「如何治圃」,怎麼讓農民安心農事呢?如果地方行政不能讓人民敬業,那國家的稅收又怎能穩定?
*作者為專欄作家。更多好文請看〈公孫策說不測風雲〉臉書紛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