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誠觀點:天然氣避開南海就沒事?

2021-04-09 06:30

? 人氣

總統蔡英文規劃2025年台灣氣電占比將高達50%,對此,作者認為不論由能源供安全,發電成本或減碳考量,廢核而大量增加燃氣發電都是極為錯誤的能源政策。(資料照,蔡親傑攝)

總統蔡英文規劃2025年台灣氣電占比將高達50%,對此,作者認為不論由能源供安全,發電成本或減碳考量,廢核而大量增加燃氣發電都是極為錯誤的能源政策。(資料照,蔡親傑攝)

報載為避免台灣燃氣電廠斷氣,中油由中東進口液化天然氣的輪船擬避開南海,航線將穿越菲律賓群島再經由巴士海峽進口台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為何要如此大費周章改航線?因為依蔡政府規劃,2025年台灣氣電占比將高達50%。台灣並不產氣,天然氣都必需在產地降溫至攝氏零下162度後予以液化再以特殊輪船千里迢迢運到台灣。在用電尖峰的夏季,國內液化天然氣儲量只有一週,在供應鏈中任何風吹草動就會導致台灣斷氣斷電。

避開南海也完全是地緣政治考量。近年中國海軍造艦速度極快,目前海軍船艦噸位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以中國而言,大半進出口物資都經過南海,確保南海航線暢通攸関國家安全。依中國九段線,南海幾成中國內湖。在兩岸關係和緩時,台灣並不擔心天然氣航線安全。但今日蔡政府政策反中,搞得兩岸關係如此緊張,當然擔心中國是否有朝一日以干撓台灣天然氣進口逼台灣就範。

台灣天然氣儲量天數如此之低,原本就是能源及電力供應的一大軟肋。但燃氣發電可快速升降載,白天電力負載變動時易於調控,保持一定比例燃氣發電也有其必要。但在國民黨主政時期,燃氣發電占比都控制在三成以下。日韓両國也是液化天然氣進口國,其儲氣天數都遠超台灣,但為保障供電安全,氣電占比目標也都控制在三成以下。

其實中國干擾台灣天然氣進口的機率很低,但因天候因素導致天然氣無法進口的機率很高。多年前台灣就有因颱風肆虐導致斷氣斷電的慘痛經驗。避開南海或許可降低地緣政治風險但可以降低機率遠高的天候風險嗎?意圖改變航線降低供氣風險豈非捉小放大還自以為聰明?

其實地緣政治風險只有南海?大家是否記得2019年中油一艘輪船在霍姆斯海峽受魚雷攻擊?大多數人認為是伊朗所為。台灣液化天然氣最大進口國卡達緊臨波斯灣,每一艘運往台灣的天然氣輪都要經過霍姆斯海峽,但該海峽被伊朗所控制。伊朗與台灣很友好嗎?好像未必。上個月伊朗才與中國簽署了長達25年,金額數十兆的經濟合作合約。2019年伊朗攻擊在霍姆斯海峽附近輪船真的並未選擇盲目攻擊?為何不攻擊大國輪船而攻擊台灣輪船,不是柿子撿軟的吃?

報載為降低供氣風險中油又想到一招。因為未來幾年氣電大量增加,中油也大幅增加由美國進口天然氣。但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港集中在美國東南之墨西哥灣,由該地進口液化天然氣,輪船必須往南4000公里經過巴拿馬運河再橫跨太平洋運抵台灣,航程28天。近日長榮輪船阻塞蘇伊士運河也令全球警覺運河也是航線軟肋。中油意想天開,規劃由美國西岸進口液化天然氣。但十分不幸,美國頁岩氣產地主要在洛杉磯山脈以東,整個美國西岸根本沒有液化天然氣出口港,新建一個液化天然氣出口港經費近千億元,時程約十年,中油美夢也未免作得太遠了吧。

蔡政府為何要將燃氣發電占比增為50%其實與廢核息息相關。一方面廢核一方面又要減碳只好大幅增加燃氣發電。蔡政府目前規劃每年氣電較核電正常運轉時增加500億度。近年因美國頁岩氣開發成功,氣電成本已由馬政府時代每度3.5元降為2.5元。但較核電正常運轉時的每度1元仍高出1.5元。姑不論核電無碳,氣電仍然排碳,增加500億度氣電與核電相較每年發電成本馬上增加750億元。

2018年中油與美國Cheniere公司簽署液化天然氣採購前約(HOA),每年向美國採購200萬噸液化天然氣,總採購金額約250億美元(7500億台幣),簽定此一天文數字合約其實也不過是為將來大量增加由美國進口天然氣熱身。羊毛出在羊身上,這筆鉅款還是由全體台灣人民埋單。

不論由能源供安全,發電成本或減碳考量,廢核而大量增加燃氣發電都是極為錯誤的能源政策。蔡總統非要死抱不合時宜的反核黨綱害死台灣?

*作者為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立誠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