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遇旱、水情吃緊,抽取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議題再成焦點。前內政部長、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近日示警,雲林地層下陷問題嚴峻,「高鐵只能坐到烏日」恐成真。對此,水利署表示,彰雲地區下陷較顯著路段,均在高鐵設計規範之容許界限值內,且差異沉陷趨勢減緩,不影響高鐵結構與營運安全。
針對地層下陷問題,水利署強調,雲林地區地層下陷在政府各部門合作推動防治計畫下,下陷情勢已趨緩,近20年間顯著下陷面積已減少約506.7 平方公里;2020年最大下陷速率5.5 公分,僅是小區域範圍的下陷量。
水利署指出,水利署每年地層下陷監測結果屬大範圍均勻沉陷,影響高鐵安全為差異沉陷問題,依高鐵公司監測數據顯示,彰雲地區下陷較顯著路段,均在高鐵設計規範之容許界限值內;且差異沉陷趨勢減緩,經評估不影響高鐵結構與營運安全,行車安全無虞。
水利署說明,彰雲地區為近年全台地層下陷較嚴重地區,為減緩下陷及確保高鐵營運安全,政府各部門合作推動各項防治計畫,辦理增供地面水源、加強灌溉管理、提升用水效率、各項產業節水減抽、地下水補注及監測監控等,顯著下陷面積從2001年1018.5平方公里,減少至2020年104.7平方公里,近 20 年間減少914平方公里。
水利署並提到,今年旱象嚴重,地下水為穩定的救災水源,水利署新鑿的抗旱井都不會位於地層下陷區,並無造成地層下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