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會長哈斯(Richard Haass)與研究員塞克斯(David Sacks),去(2020)年9月2日在著名期刊《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發表〈美國支持臺灣不應模糊〉(American Support for Taiwan Must Be Unambiguous)一文後,「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和「戰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即在美國學、政界引發辯論。拜登上任後,則傾向於接受「戰略模糊」。
3月9日,美國印太地區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向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工作報告時語出驚人,指出中共有可能在未來6年內,試圖以武力奪取臺灣。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曾說,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習沒有確定如何與何時解決「臺灣問題」,戴維森卻代為中共「武統」訂下了「時間表」。
過去一個月來,中美在臺灣周邊地區大秀肌肉,確實讓人嗅到一股非比尋常的煙硝味。熟悉兩岸事務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對此表達憂慮。他認為,中共實現兩岸統一的決心堅定;而美國遵循自身政策,有充分理由協助臺灣,因此美中將為此持續激烈競爭,並存有爆發軍事衝突的風險。
在川普政府最後一年半任期擔任白宮記者的克羅里(Michael Crowley),4月8日在《紐約時報》發表〈拜登支持臺灣,但有些人呼籲對中共提出更明確的警告〉(Biden Backs Taiwan,but Some Call for a Clearer Warning to China)一文。克羅里認為,當中共實力日增,並採明顯強勢作為時,有些專家希望結束華府行之有年的「戰略模糊」政策。面對日益升高的中共對臺軍事威脅,「戰略清晰」的想法已越來越受到關注,尤其反映在反中氣氛濃厚的美國民意和國會。
僅管如此,我認為拜登政府基於美國本身利益,沒有明示出兵協防臺灣的動力。因為第一,出兵於法無據,美國與臺灣沒有簽署防衛條約。第二,中共不可能在攸關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核心利益讓步。誠如著名歷史學家佛格森(Niall Ferguson)所說,臺灣問題可能使「二次冷戰」轉變為「第三次世界大戰」;而戰爭後果難料,可能導致美國霸權殞落,也有可能如過去美國對抗日、德、蘇三國那樣,最終擊敗中共這個極權主義的競爭對手。第三,「戰略清晰」使臺灣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臺灣將成為中美測試對方作戰意志和作戰能力的試驗場。
美國國內針對臺灣問題進行戰略辯論,結果「公親變事主」,臺灣反而成為局外人,不知何言以對。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去(2020)年10月20日發布民調指出,近六成(59.5%)民眾認為,兩岸不會發生戰爭,越年輕的族群認為不會發生戰爭的比率越高(20到29歲為67%,60到69歲為54%),顯示民眾不認同「為了維護臺灣的尊嚴,不惜與中共打一場戰爭」。因此,僅管中共軍機和軍艦在臺灣附近動作頻頻,仍有高達七成民眾並不感到恐懼;同一民調指出,若兩岸開戰,45.6%受訪者認為美國會出兵協助保衛臺灣,33.5%認為不會。
台海和南海都是美中衝突可能擦槍走火危險區域。圖為美國派遣羅斯福號航艦打擊群進入南海。(翻攝自uss theodore roosevelt cvn-71臉書)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今日精選
- 女權倒退數十年?伊拉克保守派強修民法、允許宗教擴權,童婚合法陰影依然無解
- 川普發行「迷因幣」引發幣圈不滿:這太糟糕了,我們一直試圖證明自己不是騙子
- 上任僅3天就讓世界超緊張!從電動車、能源到北韓,沒有任何國家或產業想被川普「點到名」
- 「有錢人不勞而獲的財富,正在壓垮普通人!」樂施會警告:全球不平等加劇,頂尖富豪的資產最近一年暴增2兆美元
- 鈴木一朗入選美國棒球名人堂:候選第1年即拿下99.7%選票,亞洲球員進駐古柏鎮第一人
- 就任首日狂簽行政命令,「川普2.0」上路能否雷厲風行?PBS:推翻行政命令有前例
- 風評:川普歸來,台美管道推倒重來?
- 黃偉俐觀點:從歷史地理看美中衝突與台美關係,從無人載具看未來戰爭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
本週
2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360
劉燕婷觀點:中東AI爭霸戰―沙烏地vs阿聯酋,中美不是局外人
12月15日至19日,第19屆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I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