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太魯閣號發生史上最嚴重意外,各界都認為「百年老店」台鐵面臨必須改革的時刻,也因此「台鐵公司化」討論最近又浮上檯面。不過其實台鐵公司化議題已討論將近20年,自交通部前部長毛治國到現任交通部長林佳龍,歷任部長都想改革台鐵,透過鬆綁僵化法規、舊有人事制度讓台鐵朝公司化、企業化進行,但至今卻沒有任何一任交通部長做到?原因到底出在哪裡?
回溯至國民黨時代的交通部長,曾提出「台鐵企業化」的交通部前部長葉匡時直指問題核心,首先當然是工會壓力。葉匡時說,在毛治國擔任交通部長任內也曾成立「台鐵體質改善小組」推動資產活化,但當時擔心台鐵內部反彈,所以只講企業化,不講「公司化」,而無法推動的主要原因想必是選票壓力,改革過程需要很多協調,改革的人必須基於公而非私,否則1年後台鐵仍然會原地踏步。
「若顧忌工會反彈不做,台鐵早晚窮途末路」
而交通部前部長陳建宇也認為,要讓台鐵浴火重生,唯一的方式就是公司化。陳建宇接受《風傳媒》訪問時表示,台鐵工會一直認為公司化後員工薪資會少,或隨時會被解僱,但其實公司化後可以引進企業界優秀人才來治理,老一輩的人可以接受教育訓練,如同中華電信、中華郵政一樣讓老人慢慢安心優退。而這些必須要由總統府、行政院強力支持才可以完成,「若顧忌工會反彈不做,台鐵早晚窮途末路」。
前任交通部長認為台鐵難以公司化,眼前第一個絆腳石就是「勞工權益」,不過這並不是不能解決。交通部前部長賀陳旦接受《風傳媒》訪問時指出,交通部有許多前例可循,例如中華郵政、桃園機場、港務公司等單位,在公司化過程中都給予勞工足夠保障,且前年台鐵與工會簽訂團體協約,對勞動權益有相當保障,是有方式可以解決的。
而一些地方型民代,長期要求台鐵設站服務當地居民,若台鐵公司化後將減少偏鄉服務,也是台鐵公司化的阻力之一。賀陳旦認為,「不能要求台鐵服務只能增加不能減少」,事實上隨著高鐵發達,台鐵許多城際列車需要性開始降低。賀陳旦建議,台鐵票證電子化,可以利用大數據來理解乘客行為,並納入地方民代等人共同討論,把一些小站廢除,而不能廢除的由政府進行補貼減輕台鐵負擔。
賀陳旦:不能因虧損嚴重就不談企業化轉型
而台鐵虧損4000多億也是公司化難關之一。賀陳旦認為,很多國營事業都屬於福利性質,處於虧損狀態。但眼前若要讓台鐵虧損一次結清,不是政府出面概括承受,就是一部分虧損轉移給願意營運的人承擔,不能因為虧損嚴重,就不談企業化轉型,且很多國家鐵路企業化都同樣歷經過這種陣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