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照護失智者的費用很高。以美國為例,住在養老院,一個人每年要花4萬至5萬美元,遠超過社會救助能承擔的費用範圍;而且即使有付錢,美國養老院的財務問題也越來越緊迫,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之後問題更嚴重。比起養老院,那些便宜的「居家養老」方案更可行,而且可能會隨著遠距醫療的發展而越來越值得考慮,畢竟最近的「在家工作」趨勢,已使遠距醫療成為西方國家的常態。但儘管如此,這些疾病在末期依然需要全天候照顧。
大部分的人都會自己照顧年邁的親人,而不會聘請外人來處理。這種作法很多時候很好,但有些時候卻會讓下一代蒙受巨大損失。老人與小孩的2選1,就是促使20世紀女性主義崛起的一項重要動力,但目前還很少人會用退休財務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傳統上都會把照顧小孩和老人的責任丟給家庭主婦,這除了會讓勞動市場失去大量人力,也可能會讓照護者罹患身心疾病。
隨著工業化的經濟社會發展,已經不能用傳統方式處理照護問題,因為人們彼此住得更遠、投入職場的女性更多、父母的預期壽命也越長,如果繼續讓子女照顧,子女就會失去職涯發展的黃金時期,對整體經濟社會的發展也不是好現象。
「新橘色計畫」有效舒緩照護壓力
普拉丹和古德哈特指出,許多照護工作,尤其是情感支持,都很難扔給機器人,而且勞動力市場可能也無法及時提供需求。所以該怎麼辦呢?至少在亞洲,也許可以「讓老人照顧老人」,例如日本就在2015年推出「新橘色計畫」(New Orange Plan)以及在地方政府扶持下,讓大量志工投入老年照護。這些照護工作讓退休人士有工作可做,有助於延長工作年限,也能部分緩解上述2位作者提到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根據一項廣為引用的預估,阿茲海默症對已開發經濟體的總體經濟影響約為GDP的1%,但這可能低估了許多連鎖反應。在嚴重高齡化的國家,失智問題不僅可能會造成政府的財政壓力,也會讓年長者擔心自己拖垮了子女的人生。幸運的是,最近有一種解決這類財務問題的方法――信託,越來越流行。
行之有年的信託其實有許多不同用途,它以法律規定該如何管理帳戶,如何使用資金,它比授權書更有保障,而且你可以在失智症惡化之前提早設定,保護未來的自己。此外,人壽保險這類工具只處理你年老之後的財務,信託卻還能處理其他面向的問題。
失智除了會拖垮子女的財務,還會讓老人更容易上當,很多騙錢的加害者甚至都是家族裡的年輕人。當社會救助方案無法滿足退休人士的財務需求,高齡者的財務濫用問題就會特別嚴重,因為私人帳戶通常都會讓帳戶的控制權完全掌握在個人手中,於是未經授權的交易、財產過戶、過度節省留作遺產等問題就都隨之而來。
信託2.0目標之一:與養老業者合作
台灣政府為此在2020年9月推出「信託2.0」計畫,鼓勵信託業成長升級,其中一項目標就是希望信託業者跟養老產業合作。它鼓勵信託業者「針對個人信託服務可能衍生的全方位生活面向提供跨產業整合服務,透過結盟合作的業者或機構,在財產管理及信託支付外,提供便利優惠的多元服務,例如居家照顧、醫療接送、長照(安養)機構入住、健檢安排、清潔派遣、住宅維修、輔具裝修、訂餐外送、法律諮詢、不動產代管、旅遊訂房、海外救助等等」。這種全方位的思維,凸顯主管機關已經相當了解當前高齡化問題牽涉的不只是經濟。
就國際經驗觀察,長壽雖然是醫學和公衛的奇蹟,但也帶來許多挑戰。要如何使老年人過得舒服,又不至於讓家族裡的年輕人,以及承擔公共財政的其他年輕人喘不過氣,將是決策者的重要課題。大部分的東亞國家以及某些歐洲國家都已經面臨高齡少子化風險,政府必須闢出一條可行的半退休之路,個人也須主動認知問題並提早規劃,透過信託等服務為各種可能發生的狀態預作準備,才能讓自己未來的生活過得更自在。
*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外籍研究員,譯者廖珮杏。本文原刊《台灣銀行家》,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