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日前公布軍人年金改革草案,引發外界質疑。蔡英文總統於23日更透過「莒光園地」談軍人退撫新制,強調軍人年金改革的重點是「從優照顧國軍」;她也提到政府參考先進國家的退撫制度,並加以改良,除了設計最低生活保障的樓地板,也鼓勵官兵長留久用,提醒國軍弟兄姐妹不要被不實的傳言所誤導,要對政府有信心。
筆者平心而論,台灣經濟已陷入低成長,加上少子、長壽、老化的人口結構變遷,近幾年各種職業的基金已快速流失,如何集思廣益,避免債留子孫的惡夢無限循環,改革勢在必行。
媒體上各方派別對年金改個問題筆戰、舌戰,沒有共識,幾乎人身攻擊,從譏取戾;而軍公教上街遊行,抗議汙名化,勞工團體對此亦激烈反批。一場轉型正義,儼然惡化為仇恨對立。
如何解決世代對立,轉型正義?或許可從「開源節流」的方式來著手,「節流」是個必要之惡,各國年金改革亦多由恩給制轉向儲金制,由固定給付制轉向固定提撥制,延後退休給付年齡,降低給付水準,提高提撥額度等等,甚至將不同制度予以整併。實際上改革並不容易,其過渡階段常是混合並存的型態。
年金改革的目的應是振興經濟,而不是均貧!未來退休基金仍會面臨破產問題,重點不在重分配,而是將餅做大,政府要努力想「開源」的做法,創造良好經濟環境來吸引人才,惟有提高全民所得,才是正道。
年金要「精算」,但不要「政治精算」!不從意識形態或某一概念出發,也不刻意站在他的對立面,回歸初衷,關心普通人的生活,解決這些生活的具體矛盾,而矛盾解決的方式,自然指出要走過什麼樣的路。
年金改革一定會面臨一個非常大的坎,坎過了,能帶來對台灣經濟不可估量的推動,過不去,所有國民都要付出代價,而能不能過這個坎,關鍵在於有無科學、民主、公平、公正的制度,從這意義上,當前年金制度的改革,不僅是在為各族群爭取他們手中應有的權益,也是在為這個社會當中的每個人尋找最公平有序的未來。
*作者為心理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