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您覺得【中國大陸/台灣】在防止新冠肺炎上整體做的好不好?1是一點都不好,10是非常好。在1和10之間,您覺得?」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政治學教授林澤民,最近委託佛光大學做了一項民調上述問題,是問卷中的一道題目。
不出所料,調查結果顯示,「台灣人絕大多數給政府的防疫表現予極高的平均分數,8.28。而他們給予中國大陸的平均分數則只有3.81,還不到台灣分數的一半。」
進一步分析。「佛光民調顯示: 認為兩岸放疫成效有差異的910人當中,認為大陸防疫成效比台灣好的有70人,佔了不到7.7%(加權前的數字是9.2%)。即使這個比例很小,當世界各國紛紛讚揚台灣防疫成效時,恐怕還是會有人對於這些少數人的態度大惑不解,認為他們活在「平行時空」裡。」
何以有少數人甘冒大不諱,認為大陸防疫成績優於台灣呢?研究者以統計學之二元勝算對數迴歸分析發現,在控制人口、社經變數之後,主要的影響因素還是來自於國家認同、政黨認同、以及對民主體制的評估。
也就是說,「相對於中國人認同及「都是」認同者,台灣人認同者認為台灣防疫成效比較好的可能性較大。相對於中間選民及綠營選民,藍營選民認為中國防疫成效比較好的可能性較大。此外,對民主體制的評估越高者,越有可能認為台灣防疫成效比中國好。」
如果「與國家認同做交叉表,台灣人認同者中只有不到2%認為中國防疫成效比台灣好,「都是」認同者中有19%,中國人認同者中有60%。與政黨認同做交叉表,則綠營選民只有不到1%認為中國防疫成效比台灣好,中間選民有3%,藍營選民有17%。」
台灣民主轉型以來,「國家認同」、「政黨認同」、「對民主體制評價」這幾個變數,不早已被證實是影響民眾對兩岸現況、兩岸政策、對大陸觀感、以及大陸對台策略評價的重要變數嗎?何需藉防疫表現議題,重複再做?訪問從來沒去過大陸的民眾,能比較兩岸防疫表現高低嗎?
針對這樣的質疑,研究者解釋說,問卷有將「有沒有去過中國大陸」這個變數放入迴歸分析,並不顯著。另一個變數是「疫情過後願不願意去中國大陸發展,包括投資、工作或求學」。這個變數是顯著的。但這個變數也與國家認同或政黨認同密切相關。
這樣的解釋,太過學術,好生艱澀。且用通俗語言來說。
俗話說:「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問問穆斯林的朋友,便可理解:光是看過豬走路,還真不知道豬肉的滋味呢!疫情蔓延一年有餘,兩岸幾近隔絕,互不往來,即使問了受訪者過往的大陸經驗,也沒啥意義。真要「準確」比較兩岸的防疫成績,最佳的受訪樣本應該是疫情期間曾經在兩岸都待過的台灣民眾;而不是將「是否去過中國大陸」以及「疫情過後願不願意去中國大陸發展」當作變數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