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樣的佈局當中,我們不難發現蔣中正派在北方戰場上的部隊不是雜牌軍就是「中央化」的雜牌軍,那麼真正的中央軍嫡系部隊到哪裡去了?歐戰在1939年的爆發,讓蔣中正預料到西方國家參加對日作戰只是時間上的問題,隨著支援中國的主要盟國由蘇聯變成美國,中國的主戰場也勢必將從靠近中蘇邊界的華北轉移到瀕臨中緬或者中印邊境的華南地區。
於是包括第52軍、第71軍、第74軍以及第5軍等被蔣中正視為「命根子」的中央軍嫡系部隊都開始往湖北、湖南、廣西以及雲南等南方戰場轉移。蔣中正將嫡系部隊南調的原因,一來是要守住中國與英美聯繫的對外道路,二來則是要讓中央軍能比雜牌軍更優先得到英美兩國的裝備與訓練,顯然還是為了「實力保存」。
但是華北戰場還是有蔣中正不能輕言放棄的戰略價值,首先是中共已經利用日軍進攻國軍的機會在北方站穩腳跟,慢慢形成足以挑戰國民政府權威的抵抗勢力。所以讓雜牌軍與「中央化」的雜牌軍留在華北,一方面可以阻止中共擴張,二方面則藉由日軍向共軍或者雜牌軍發起進攻的機會,「借今天的敵人之手消滅明天的敵人」,蔣中正的算盤打得非常精明。
國共在北方的蜜月期
所以與我們過去讀的國立編譯館教科書,或者《一寸山河一寸血》等紀錄片敘述的很不一樣,原來蔣中正不是位誤闖叢林的小白兔,而是一位如馬基維利(Niccolò Machiavelli)般的權謀主義者。不過在「那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時代,如果蔣中正不信奉馬基維利主義,把手下最好的部隊全部打光的話,恐怕也不會有今天我們所認知的這個中華民國存在了。
蔣中正與毛澤東都有他們的權謀,希望在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同時爭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卻不代表國共兩軍底層官兵沒有他們身為軍人的民族血性。事實上在抗戰全面爆發後的前4年,國共兩軍在北方戰場還算是有一段合作無間的蜜月期。以朱德與彭德懷為代表的8路軍領導階層,想方設法排除毛澤東「七分發展、二分應付、一分抗日」的指令,積極與國軍攜手抗敵。
根據郭寄嶠將軍晚年的回憶,他與朱德2人曾多次利用晚上共處一室的機會痛批蔣毛2人不願意全力抗日,反而想利用侵略者消滅對方的內戰心態。所以直到1940年3月,朱德扛不住毛澤東的壓力率先向國軍發起攻勢以前,北方戰場上的國共兩軍還是能不顧蔣毛2人的指令共禦外侮,使國軍得以固守住中條山的防線。
從1938年起,中條山上的國軍在8路軍配合下,運用易守難攻的山地地形接連阻止了日軍的13次進攻。尤其第4集團軍司令孫蔚如,更是發起西安事變的西北軍將領楊虎城之手下愛將,他對中國共產黨本來就深具好感,讓國共2軍在行動上的配合更是暢通無阻。此外中條山守軍還能得到東邊太行山上龐炳勛將軍的第40軍支持,令日軍的攻勢更是充滿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