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電費單上的「輪流停電組別C」,輪流兩字相當諷刺。一週內兩次停電,都輪到我,應該列為「首先停電組」。
收到停電簡訊通知,立即依照臺電訊息的指示上網查詢,但網站壅塞、當機。打臺電服務專線1911,一直打不通。517的停電,臺電於晚上九點開了記者會,只聽到高層口中一堆數字,解釋停電理由。作為用電者,我得不到我想要的資訊:會停多久?哪時恢復?還會不會再停?
停電當下,使用者不需要知道中央政府的能源政策路徑圖,也不需要知道供電備載容量,只想知道電哪時來。如果筆電電池撐不到電來,完成不了今天的工作,明天的行程得預作調整。
想起家裡有長臥長輩的朋友,一定為家裡的製氧機著急,他們沒有足夠的訊息判別,要不要臨時租借個發電機。
好不容易連上臺電網站,查獲的訊息是:「您所查詢之地址(電號),目前暫時無法查詢停電狀況,請改撥本公司客服專線:1911(免付費,公共電話除外,通話時間限制5分鐘),由客服人員為您服務。查詢時間: 110/05/17 20:56:24。」
既然下午兩點多時就知道供電會出問題,將規劃停電,預期臺電網站上應有具體的停電資料,告知停電將如何分區等等。為何晚上九點資訊還是空白?
1911,仍然打不通;記者會直播,臺電高層還在講備載容量。
缺電,不怪臺電。民進黨政府的能源路徑圖,就是燒好燒滿:先增加燃煤,然後再減煤、增加燃氣。中央政府想要衝光電量,破壞了既有的土地使用規定,與生態相衝突的案例,池塘、海濱皆是;離岸風電,不是不好,而是不夠多,不夠快,也沒有因應的儲能規劃,彌補風電的風大風小的落差。
中央政府規劃了增加碳排放量的路徑圖,燒好燒滿,電仍然不夠,錯在政策。但經歷過2017年815大停電,以及四天前513停電,臺電還是學不會,遇到停電,應該儘速提供給民眾確實的訊息,停電戶先有準備,生活得以應變,就少些民怨。
危機處理專家、國安前輩張榮豐常講,遇到變故,政府必須告訴民眾「有我在,聽我說,看我做,跟我來。」政府透過資訊的公開進行形象管理,目的不是擦脂抹粉,而是預告變故的衝擊,帶領民眾一起行動,共度難關。危機處理的前提是掌握確實的資訊,大停電已有經驗的臺電,連最基本的資訊提供都做不到。
網站壅塞,電話打不通,這是早就可以預見的情況,為何不預先部署? 513、517這兩次停電,事先有足夠的時間先做安排,513時臺電沒做好,517就該改進,結果問題依舊,更誇張的,網站連上了也沒用,因為民眾需要的資訊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