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國家在2018年的基調,將是持續在調整中成長。其中,亞洲地區新興國家的成長動能遠高於全球平均,尤其,中國大陸更是帶動亞洲新興國家成長的樞紐。
儘管預期有美元升息和聯準會縮表的執行,但在美國經濟表現持穩、歐元區有較明顯復甦的依託,以及中國大陸今年的總體表現較預期好的情況下,幾乎所有國際經濟預測機構,均看好2018年新興國家的表現。除了依託於先進國家的景氣推升出口能量,新興國家的持續改革,提升就業和薪資,有助於內需消費增長,形成新興國家成長的一個動力。
當然,新興國家的挑戰並不是沒有,不夠健全的金融體系體質,脆弱的匯率和股市,以及政府負債的壓力,仍然會左右著新興國家的成長,有些國家表現會比預期好,有些國家也許遇逆流,但我們深信持續在調整中成長,許多結構性的政策紅利支持,會是新興國家在2018年的基調。甚至在未來的3至5年間,新興國家對於全球經濟的頁獻度會繼續大幅提升。
亞洲經濟成長率5.5%,遠高於全球平均
進一步看IMF對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率預測,亞洲地區在2016年至2018年的經濟成長率分別為5.4%、5.6%、5.5%,幾乎維持著5.5%的成長水準,並遠高於全球平均經濟成長率(詳見表1);其實我們看重要新興國家今年來的股市漲幅(詳見表2),就很清楚看出除了俄羅斯為負成長外,其他新興國家的股市漲幅大都超過10%,甚至達20%以上,遠勝於先進國家的美國、日本、英國、德國和法國,即已顯示新興國家所得到的經濟成長信心和資金挹注,充分反映在股市表現上。
尤其是亞洲地區新興國家2016年至2018年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則保持6.4%的高成長水平,遠高於全球新興國家經濟成長的水準(主要是俄羅斯、巴西和南非才由經濟低檔進行轉速,經濟成長都低於2%),可確信亞洲新興國家將是全球經濟成長的最重要推手。其中中國大陸、印度和東協五國(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又將扮演關鍵性角色。
IMF對這三大國家╱地區的2018年經濟成長預測分別為中國大陸6.5%、印度7.4%及東協五國5.2%,其中IMF在今年多次調升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預測。印度雖然近3年是全球重量經濟體中經濟成長的領先者,但IMF今年10月則因印度的廢鈔及GST統一稅制因素調降了印度經濟成長預測達0.5個百分點(由7.2%調降至6.7%),顯見對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穩定度仍是較為樂觀的。東協五國則是穩定的維持5.2%水平,如果加上越南,則東協六國的整體經濟成長率將會表現得更為優越。同時值得關注的是,亞洲國家間的貿易總量持續提升,使得亞洲新興國家減低對先進國家的出口倚賴,並造就亞洲新興國家成長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