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加入對日作戰後,同盟國成立中印緬戰區,由英國主導盟軍在印緬戰場的軍事行動,美國主導盟軍在中國戰場的軍事行動。美國自此開始取代英國,成為對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國家,海關總稅務司的職務也從1943年開始由美國人李度(Lester K. Little)擔任,象徵英國殖民勢力退出中國。接著美國又強迫英國推行一系列的「去殖民化運動」,試圖將中華民國打造成世界四強。
美國不曾侵略過中國,在中國人的印象中本來就比英國還要好,而由美國推動《平等新約》的簽署,更是以傷害英國利益的方式來鞏固美國的對華影響力。羅斯福總統拉拔中國,甚至有意將香港還給中華民國的態度,對邱吉爾而言並不是在彰顯美國的理想主義,而純粹只是利用中國來瓦解英國的影響力。尤其戰後美國協助中華民國海軍接收南海的行為,更加驗證了這一點。
所以對於中華民國成為四強,邱吉爾與他的繼任者艾德禮並不是承認的那麼心甘情願,雖然他們對蔣中正的態度可能還是比史達林友善了一些。雖然英國政府從維繫在華貿易的角度出發,一開始並不希望中共上台執政,可是既然中華民國政府已經不屬於英國的主要影響範圍之內,中華民國政府在1949年的失敗給英國帶來的震撼就不如給美國帶來的那麼強烈。
第一個承認中共的西方國家
英國對現實主義的操弄,向來比美國還要靈活。就以英美兩國在1918年派遣軍隊干預俄國革命為例,英國在紅軍即將勝利之際的1921年3月16日就與蘇俄簽署貿易協定,接著又在1924年2月1日承認蘇聯。美國卻要等到九年後的1933年才基於牽制希特勒的需要,與蘇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共產主義國家建立外交關係。
對待中共,英國也採取同樣現實主義的態度,於1950年1月6日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沒有立即與英國建立大使級的外交關係,因為英國雖然結束了與中華民國的邦交,卻沒有關閉在淡水紅毛城的領事館。而且英國新聞處還表示「承認新中國與承認東歐各國政府或佛郎哥的政府的情形相似」,意即倫敦不願意為毛澤東的意識形態背書,導致英國只能派遣臨時代辦進駐北京。
然而英國做為第一個承認中共的西方國家,主要目的是為了維持與中國大陸的貿易並確保香港殖民地。在這兩方面,倫敦倒是真的有所斬獲,一來中共沒有順勢進攻香港,二來雙方的貿易關係也還能持續維持。倒是對大陸沿海實施閉關政策的中華民國海軍,時常在美國的默許下騷擾前往大陸貿易的英國商船,令倫敦感到更為惱火。
台灣從來就不是英國的勢力範圍,站在英國的立場上不是不可以讓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鍵是讓出去有沒有價值。如果藉由讓出台灣,可以讓中共類似南斯拉夫共產黨領袖狄托那般走上民族主義路線,與西方國家聯手對付蘇聯,那麼把台灣交給中共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尤其是韓戰爆發後,英國方面還認為可以靠讓出台灣,來遊說中共施壓北韓從南韓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