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學者凱博(化名)則對BBC中文表示,中國近期的惡性傷人事件反映出普遍的社會挫折感,挫折感可能來自方方面面,包括婚姻、投資、升職等個人化的具體原因。
他指出,這些個體性的原因在中國缺乏足夠社會公義和群體表達的情況下,難以被紓解。
凱博認為,在中國過去9年,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既沒有抗議的空間和自由,也沒有工會、政黨等群體性的方式進行集體談判,缺乏政治表達的空間和自由。「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往往只能選擇這樣的一種社會報復形式。」
大眾焦慮狀態
近年來,「996」、「雞娃」、「內卷」等詞風靡中國網路。「996」指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雞娃」的意思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不停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讓孩子去拼搏。「內卷」則反映某些行業和領域出現的過度競爭。
有學者對BBC中文表示,這些熱詞體現出社會大眾的焦慮狀態,這種狀態容易引發惡性傷人事件。
「大家出現這麼大的焦慮,互相很不友好,其中那些本來性格上就偏執的人生活出點問題,他就更可能走極端,」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教授阮丹青說。
阮丹青指出,大陸當局應當加大社工、心理健康輔導等方面的投入,提供更多資源,緩解部分民眾的心理健康問題。
在緩解社會矛盾方面,她認為,社會的安定不能靠壓制,安裝攝像頭、每個路口安排一名警察等措施總會出現漏洞。真正能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提升社會保障,讓所有人過上安定不焦慮的生活。
鐘華則認為,從根源上減少這方面的犯罪,還是要提高社會平等程度,減少人們的「相對剝奪感」,並提倡多元的成功價值觀。
「近年來人們苦於『內卷』,各行各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也意味著當前中國社會對『成功』的定義過於單一,過於強調經濟方面的獲得。多元的去定義所謂『人生目標』或『成功』,可能很多人的生活滿意度會得到提高,不至於覺得自己是失敗者。」鐘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