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五缺表示每個要素市場均有超額需求,以勞動市場為例,若存在缺工,則林伯豐不可以要求政府凍漲基本工資,應回歸市場機制,讓要素價格上漲,否則缺工將持續存在。
行政院長賴清德近期與工商大老早餐會,希望企業界可以擴大對台投資與響應加薪。對此,包含張忠謀董事長在內的許多企業主多表示,應該讓薪資回歸市場機制。包含勞動工時、勞動工資與勞工保障的合理性,一直是台灣社會關注的議題,然而,由於更高的薪資與更多的勞工保障,都會造成生產成本提高,因此,企業對上述議題也都表達反對立場。
到底什麼是市場機制?市場機制就是市場所有參與者可以共同決策的機制,參與者可分為買方與賣方,市場價格是由買方與賣方所共同決定的。反觀台灣的勞動市場,從賴院長與工商界的早餐會及不健全的工會組織可知,買方(資方)的力量勝過賣方(勞方)力量,因此,台灣的勞動薪資多由買方決定,即買方的機制。故工商界大老所謂的回歸市場機制自然就不存在了。
勞動市場不必然為買方機制,例如,在許多歐洲國家中,勞動團體的工會力量非常強大,甚至可影響勞動工資的決定,此時勞動市場就會較偏向賣方(勞方)的機制。
在市場機制中,當市場存在超額需求時,市場的均衡價格會上漲,直到超額需求消失;反之,若市場存在超額供給時,則市場價格會降低,直到超額供給消失。因此,當工商界提出包含缺水、缺電、缺地、缺才與缺工的五缺問題時,表示每個要素市場均存在超額需求,假設工商界真的懂且尊重市場機制,不應該要求政府解決五缺,而是讓要素價格上漲。以勞動市場為例,若市場存在缺工,張忠謀董事長應該告訴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不可以要求政府凍漲基本工資,否則只會讓缺工持續存在。
此外,在基本工資的訂定下,勞動市場仍存超額需求,表示基本工資必然低於市場機制所決定的均衡工資,故缺工與缺才仍繼續存在。然而,當政府想回歸市場機制而允許要素價格上漲時,他們又會說台灣的投資環境日益惡化,因為這群企業主的思維,永遠停留在生產面與靠政府的階段。
如果賴院長真想改善台灣投資環境,離這群大老遠一點才是成功的第一步,因為過去藍綠政府聽他們的話,導致台灣資源的錯置,才是台灣投資不振、創新不足的主因。新的商業模式與創新活動不斷的成長,國發會於「一○七年國家發展計畫」中特別關心KPI的考核辦法,或許這些企業主的思維,就是解決投資問題最好的反向指標。
*作者為淡江經濟系副教授。本文原刊新新聞1607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