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華民國乃至於好幾起歷史重大世界的紀念日,當中包括了筆者先前討論過的新4軍事件與中條山戰役等等,都對國共雙方的實力消長產生重大影響。不過1941年發生的大事還不只於此,《日蘇中立條約》的簽署,象徵史達林(Joseph Stalin)放棄了對國民政府的支持,而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適時的宣佈《租借法案》涵蓋中國,則確立了蔣中正一輩子的親美路線。
隨後納粹德國進攻蘇聯,宣告希特勒(Adolf Hitler)與史達林聯手對抗西方盟國的計謀破產,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將以資本主義陣營聯手共產主義陣營打擊法西斯主義陣營的模式進行,並延緩了國共翻臉的時間。接著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即「飛虎隊」的成立,還有珍珠港事變的爆發,代表的是美國即將在蔣中正的幫助下,取代英國成為西太平洋的主宰勢力。
畢竟在接踵而來的太平洋戰爭之中,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殖民主義勢力遭到日軍徹底擊潰,唯有美國才能戰勝日本,恢復東亞的自由與繁榮。在亞洲民族主義被日本挑起的情況下,美國唯有仰賴中華民國這個東亞第一大國協助方能以自身的民主經驗打造戰後新亞洲。如果我們把格局放到1941年之外,還有好幾個影響世界與兩岸歷史走向的年份是以1為結尾的。
比如締造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的辛亥革命爆發在191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的1921年、日本入侵中國東北的1931年、舊金山和約簽署的1951年、蒙古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的196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1971年、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1981年以及蘇聯解體的1991年,這些事情雖然不是發生在1941年,卻又都與1941年的每一件大事情緊密聯繫在一起。
貫穿其中,幾乎每一件上述提到的大事情,除了發生在十月革命以前的辛亥革命之外,都與蘇聯息息相關。希特勒對蘇聯發兵80周年,即2021年6月22日即將到來,我們來談談這場戰爭對中華民國究竟帶來了哪些影響。不過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為什麼在抗戰初期援助中華民國的蘇聯,最後會與中華民國分道揚鑣?除了地緣政治的理由之外,還有一個國人忽視的重大原因。
貌合神離的結盟
比起孫中山時代主導下的國共合作,蔣中正在抗戰初期與蘇聯、中共的合作堪稱是貌合神離的結盟。蘇聯在抗戰爆發之初,是中華民國空軍取得戰鬥機的主要來源,尤其是全金屬下單翼的波利卡波夫(Polikarpov)I-16戰鬥機,更是史上第一款可伸縮起落架的戰鬥機,在30年代相當先進。在崑崙關戰役中大放異彩的T-26戰車,同樣是由蘇聯提供給中華民國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