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牽制日本,卻是中蘇兩國放下意識形態成見,走到一起的唯一理由。蔣中正對此有一針見血的評價:「莫斯科對於我們中國對日抗戰,認為可解其東顧之憂。莫斯科這時對中國抗戰的長期化的希望,更是迫切。在南京撤守之後,日軍企圖進攻武漢之時,蘇俄與中國的密切友誼,及其對抗戰的援助,都是基於他這一希望。」
如果說中華民國與蘇聯的結盟是貌合神離,那麼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合作則是摩擦不斷。大敵當前之下,無論是蔣中正還是毛澤東都將對方視為欲除之而後快的心腹之患。國共底層的軍人,或許有「兄弟鬩於牆,共御其侮」的共識,可毛澤東與蔣中正看待彼此卻是從來沒有「民族情感」這四個字存在的。只要翻臉的時刻一到,他們會毫不猶豫的除掉彼此。
而在共產國際尚未解散的政治條件下,中國共產黨仍保留共產國際中國支部的地位,是蘇聯向中國「輸出革命」的象徵。儘管史達林支持的對象是以國民政府為主,畢竟當時也只有國民政府有空軍或者裝甲兵來接受蘇聯武器援助,可蔣中正仍認為只要日本戰敗之日來臨,蘇聯必將重新扶持中共推翻政府。對於史達林這號梟雄,蔣中正可是一點也大意不得。
對蔣中正而言,最有利中華民國,甚至於整個自由世界的局勢發展莫過於日本與德國一起進攻蘇聯。這樣一來共產主義陣營與法西斯陣營將兩敗俱傷,中華民國便可與英法美漁翁得利。史達林不是白癡,對蔣中正還有其他西方元首想坐視軸心國與蘇聯兩敗俱傷的盤算了然於心,所以他在1939年8月23日率先與希特勒結盟,不留給蔣中正任何幻想。
史達林給蔣中正的考驗
不過史達林知道中國的重要性,也知道中國有被西方殖民主義侵略瓜分的歷史,更知道國民黨有聯俄容共的過往。蔣中正曾經在孫中山指派下造訪蘇聯,在20年代初期還一度是西方媒體報導中的「紅色將軍」,過去的種種讓史達林相信自己與國民政府還是有合作空間。畢竟蘇聯要的是確保自己國土東半部屏障的勢力範圍,或者所謂的「緩衝區」。
被蘇聯視為「緩衝區」的國家,只需要採取親近蘇聯的外交政策就好,史達林並不在乎這個國家是不是由共產黨人統治,至少一開始不會在乎。在尚未與日本簽署《日蘇中立條約》以前,其實史達林更希望能與蔣中正這位民族主義者領導的中國結盟,共同對抗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帝國主義」。更何況蘇聯的新盟友德國與中國關係也不差,三個陸權國家結盟對抗英美海權國家是可以期待的。
透過簽署《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蘇聯與德國在歐洲彼此劃分了勢力範圍。波蘭東部與波羅的海三小國被劃入蘇聯的「緩衝區」,可史達林並沒有以此為滿足,他還在1939年11月29日對北歐國家芬蘭發起了侵略戰爭,在西方世界引發了軒然大破。尤其是對已經向納粹德國宣戰的英法而言,此刻的蘇聯是不折不扣的軸心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