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研究基於檔案、戰爭法庭的證詞、涉案人的日記、彼時台灣籍警衛提供的信息以及一些戰俘證詞。
其中一位戰俘是來自美國的陸軍中士巴瑟卡(CarlAPasurka),他24歲參戰,被徵召時拒絶了延期服役的機會。
「我們總是很餓,心裡總是想著活下去和回家,」他在去世前寄給何麥克的一封信中寫道。
他還講述了一件事—當年一些年輕的台灣女孩試圖給囚犯遞一些食物,但被日本警衛發現「並打了一記耳光。」
美國國家二戰博物館資料顯示,日本戰俘營裏戰俘的死亡率遠高於德國和義大利在歐洲建造的戰俘營。
在亞洲被關押的盟軍囚犯中,約有27%至42%的戰俘死於饑餓、未經治療的疾病或處決。而在歐洲的戰俘營這一比例為1%至2%。
日本是關於戰俘待遇的日內瓦公約的簽署國,但沒有正式批准。
「在他們看來,這不是法律,」何麥克向BBC說。
「(對日軍來說)如果投降,就是給自己、家人和天皇丟臉,最丟臉的就是當戰俘。所以他們也把戰俘被當作牲畜一樣對待,毫無人性。」
「苦樂參半的返鄉」
當這些人最終被釋放時,能得到的「自由」也未達到他們的期望。
何麥克解釋,戰俘的母國要他們不要對外談論他們的被捕,以免公開缺失的軍事策略。
有很多人因為在戰俘營中被毆打和疾病而終生患病,有些人很早離世。此外,對許多倖存者來說,長期監禁導致的精神創傷伴隨他們多年。
「傑克從未談論過他作為戰俘的經歷,」艾玲·阿斯特利(EileenAstley)女士說。她已故的丈夫當年曾在英國皇家炮兵部隊服役。
「他曾經歷了這一切。我嫁給他,卻甚至不知道他曾遭受了多少苦痛,這讓我十分難過。」
艾玲和女兒琳·孟特(LinMount)曾兩次造訪台灣,去拜訪親人曾被關押的營地。
在第二次訪問期間,孟特女士說:「那營地仍然給我帶來了憤怒和悲傷,同時還有平靜。尤其是在紀念碑上能夠觸摸到爸爸的名字。在營地裏,我盡可能走近父親。」
父親在她11歲時死於與戰俘營相關的疾病。
歷史污點
對於台灣人來說,戰俘營被認為是個歷史污點。然而有些人認為,當時該島事實上是受殖民者日本的支配。